7日,中國外交部發布關於對美國哈德遜研究所、里根圖書館及其負責人採取反制措施的決定,對上述兩家機構和相關四名負責人採取限制我國境內機構與其交易交流、凍結其在我國境內財產、禁止入境等反制措施。近期,中國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竄訪中美洲期間「過境」竄美,獲美國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邀請在紐約發表演說,並在里根圖書館同美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見面。

多名專家7日對記者表示,哈德遜研究所和里根圖書館長期在台灣問題上表現惡劣。中方7日公布的制裁清晰地釋放出這樣一個信號,即中方堅決反對美台勾連,對在美台間牽線搭橋的「馬前卒」也不會縱容姑息。尤其是對那些打着所謂「民主牌」「和平牌」旗號,實際是為「台獨」勢力站台、挑戰中國解決國家統一問題的機構和人士,中國將採取「絕不容許、敢於亮劍」的態度。此次反制措施同時顧及中美關係需保持穩定的大局,平衡冷靜,針對性強。

中國外交部7日發布的反制措施決定稱,美方不顧中方反覆交涉和堅決反對,執意允許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於2023年3月29日至31日和4月4日至6日「過境」竄美從事政治活動。美國哈德遜研究所、里根圖書館為蔡英文在美從事「台獨」分裂活動提供平台和便利,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損害中方主權和領土完整。

(外交部網站截圖)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第四條、第五條、第六條、第十五條規定,中方決定對美國哈德遜研究所、里根圖書館兩家機構嚴格限制我國境內的高校、機構等組織和個人與其進行有關交易、交流、合作等活動;對哈德遜研究所董事會主席薩拉·斯特恩、所長約翰·瓦特斯,負責里根圖書館日常維護的里根基金會前執行主任約翰·希布斯奇、首席行政官喬安妮·德雷克等4名個人凍結在我國境內的動產、不動產和其他各類財產,禁止我國境內的組織、個人與其進行有關交易、合作等活動,對其本人不予簽發簽證、不準入境,相關決定自4月7日當日起施行。

哈德遜研究所是一家位於華盛頓的美國保守主義智庫。特朗普執政後,哈德遜研究所聲勢大振,在美國政界的影響力上升明顯,接收個人捐款和來自政府部門的收入都顯著增長。在充足的經費支持之下,哈德遜研究所不僅直接影響了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的設計、制定和宣傳,還通過公共平台、媒體傳播等外部途徑影響企業和民眾,進而間接影響美國對華政策走向。

記者7日查閱公開資料發現,哈德遜研究所長期以來對華態度強硬並頗具攻擊性,在台灣問題上更是表現惡劣,並有收受民進黨當局資金的「前科」。在過去這些年裏,哈德遜研究所旗下研究員屢屢發表攻擊污衊中國的研究和報告。比如,該研究所中國戰略中心主任白邦瑞2015年出版《百年馬拉松:中國取代超級大國美國的秘密戰略》一書,聲稱中國要謀取世界霸權,主張美國應在國際上發展「合縱連橫」打壓中國。2018年,該研究所又發布報告,污衊中國干預美國選舉和競選資金。

在台灣問題上,哈德遜研究所的立場則更加激進,該智庫兩名研究人員帕特里克·克羅寧和瑞安·紐哈德甚至提議美國向台灣方面出售「集束炸彈或燃燒武器」,使台灣可以威脅大陸「具有重大政治價值的非軍事目標」,並鼓動美國採取有利於民進黨方面的政策。而另一研究員塞斯·克羅普更是無視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曾撰文要求美國決策者承認「一個自治或獨立的台灣」。

哈德遜研究所針對中國的戰略定位和關係界定深刻影響了美國政府的政策選擇。有分析認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哈德遜研究所對中國的研究定位逐漸轉變,將中國的身份從美國霸權主義的「疑慮者」變為「挑戰者」,視中國為美國的重要戰略競爭對手,這為後來美國政府遏制中國發展埋下了伏筆。特朗普上台後,該研究所一份關於「中國經濟和貿易對西方世界的挑戰」的研究報告,更被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直接採用,其中很多分析和判斷在後來美國對華經濟政策制定中成為主要參考依據。

除了炮製反華報告,哈德遜研究所更曾多次為美國時任副總統彭斯、時任國務卿蓬佩奧等政客發表反華言論提供平台。2021年,蓬佩奧卸任後即加入哈德遜研究所;同年,臭名昭著的美國華裔「反中智囊」余茂春也加入該研究所,並於2022年推動該研究所成立了新的「中國中心」,已被中國制裁的蓬佩奧擔任該中心諮詢委員會主席。

值得關注的是,有報道稱,哈德遜研究所曾長期接受台灣當局資助,多次邀請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台「駐美代表」蕭美琴出席線上等活動,協助散發「台獨」言論。據台灣《呷新聞》報道,蔡英文當局自2016年至2021年,一共向哈德遜研究所捐助了60萬美元的款項。2020年,「美國瞭望」新聞網也曾刊登長篇報道,揭露了台灣當局通過向美國5家大型智庫提供資助、促使其向美國決策層建言制定有利於民進黨當局外交政策的真相,接受資助的智庫中正有哈德遜研究所。

而里根圖書館同樣在台灣問題上長期扮演不光彩的角色。公開資料顯示,此次已並非里根圖書館第一次為蔡英文之流散播其言論提供便利和平台。除此次與麥卡錫在此處見面外,蔡英文在2018年8月竄訪巴拉圭途中也「過境參訪」里根圖書館,並在此發表公開講話稱,里根所提出的所謂對台「六項保證」至今「仍是美台關係的重要基石」。此前,李登輝、呂秀蓮等人都曾參訪過里根圖書館,只是當時均為不公開行程。

上海外國語大學學者、上海市台灣研究會理事文少彪接受記者採訪時稱,近年來,民進黨當局和共和黨保守勢力將里根政府炮製的「六項保證」視為護身符。蔡英文與麥卡錫選擇在里根圖書館見面,可謂是別有用心。他認為,蔡英文竄美同美國的反中行為體包括智庫、政治和社會組織、政客的幕後推動密切相關,這些行為體無視一中原則,助長美台勾連,肆意破壞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是危害台海和平穩定的隱患,於法於理應受到警告和制裁。

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英津7日對記者表示,此次中方的制裁措施釋放出一種清晰的態度,即我們反對「台獨」,反對「美台勾連」,對在美台間牽線搭橋的「馬前卒」也不會縱容姑息。他進一步分析稱,此次反制措施本身展現出的一大新變化是,對表面上打「民主牌」「和平牌」、實際上勾結「台獨」勢力鼓動「對抗中國」或妨礙解決中國國家統一內政的機構「開刀亮劍」,這或許預示着未來政策的一個新走向。

中國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7日對記者表示,此次制裁針對性更強,震懾效果明顯。無論是智庫還是圖書館,只要為「台獨」提供舞台或便利,必然會妨礙其同中國相關機構和部門的正常交往。這也是在國際社會上再一次昭示「一中原則不容破壞」。

這名美國問題專家同時認為,此次中方的反應得體、平衡。「中方一方面考慮到了中美關係的大局需要合作與穩定,一方面也展現出對那些美國頑固保守勢力的絕不容許的堅決態度,相信這一平衡、冷靜、針對性強、震懾力大的措施將達到預期效果。」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