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藍松山)特區政府完成荃灣和南區「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的遴選工作,並於昨日公布結果,兩區分別有19個和17個團體獲選。荃灣和南區民政事務處已於昨日通知獲選團體,並與其會面,積極準備成立「關愛隊」的工作,希望於下月內起動兩區的「關愛隊」。多名獲選團體代表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對遴選結果感到鼓舞,認為「關愛隊」為有心服務社區人士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關愛隊」有助在小區內加強群眾之間的聯繫,促進社區和諧。

遴選的工作分為兩個階段,包括團體甄選和服務建議書評審。第一階段評審申請團體的資格,申請團體須符合申請指引中載列的所有評審準則才可通過第一階段遴選。第二階段由通過首階段遴選的團體,就不多於三個小區提交服務建議書。兩個階段的遴選工作均須通過兩層架構,即由民政事務專員領導的「地區關愛隊評審及統籌小組」及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領導的「全港關愛隊評審及督導小組」審批,以確保遴選程序透明公正。

遴選透明公正有競爭

最終,荃灣從27個申請團體中甄選出19個「關愛隊」服務區內19個小區;南區則從33個申請團體中甄選出17個「關愛隊」服務區內17個小區。

「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的恒常工作主要包括探訪長者和有需要的住戶、提供公共和社福資訊,並協助申請、提供轉介專業服務以及清潔家居、中醫義診等家居或其他支援服務,同時招募和培訓居民成為義工。「關愛隊」還會針對不同地區的需要安排工作,包括到訪「三無大廈」、清潔鄉郊、特色文化導賞等,並會在突發和緊急的情況出現時,在庇護中心運作方面提供援助,以及事故時向區內居民轉發重要資訊。

特區政府為「關愛隊」需提供的每一項服務都提出關鍵績效指標,包括在資助協議生效後兩星期內開設「關愛隊」聯絡途徑,並維持運作至資助協議結束;為最少600個長者戶提供資訊/服務等。

荃灣福來社區由福來服務社擔任「關愛隊」。福來服務社負責人、荃灣區議員葛兆源坦言,荃灣作為先導計劃的區域萬事起頭難,預期「關愛隊」工作起步時會遇到一定困難。在籌組「關愛隊」時,團體本身已經與政商界的組織合作,他們將繼續努力,與不同團體尋求資源及不同層面支持,做好「關愛隊」的工作。

長青之友社獲選為荃灣麗濤的「關愛隊」。新社聯荃灣地區委員會主席、長青之友社名譽會長黃偉傑表示,未來將利用「關愛隊」的平台,結合政府、商界及民間力量,盡心服務市民。麗濤社區以中產為主組成,當中亦有鄉村及寮屋。黃偉傑表示,會針對地域及族群提供相對服務,組建「關愛隊」時亦得到不少有心人士支持,他有信心可以克服困難,完成當中的績效指標。

荃灣東居民聯會獲選為石圍角「關愛隊」。該區區議員文裕明表示,非常認同「關愛隊」在小區內加強群眾之間的聯繫,促進社區和諧的大方向。他指出,希望特區政府能根據每個小區不同的特點來設計工作,以石圍角區為例,長者較多,區內社區設施相對老舊,因此「關愛隊」必須通過擴大社區網絡,設立資訊站、報料站等,同時讓義工走進社區,與居民增加接觸,充分了解市民所需後再進行具有針對性的人手和資源分配,相信效果會更好。

南區石漁的「關愛隊」獲選團體為石排灣居民協會。該協會會長、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朱立威表示,協會自石排灣邨重建入伙後,一直服務石排灣邨居民,至今超過16年以上,獲選是特區政府對會方工作的肯定,而政府推動「關愛隊」,是有意系統化地推動社區服務。協會有信心,配合施政,完成設立的關鍵績效指標。

他表示,石漁區有不少獨居長者、低收入家庭和少數族裔,未來會結合「關愛隊」、商界和同鄉會的資源,提供多元服務,包括小型家電維修、填表、諮詢、政策解說、節日嘉年華、義工招募,以及和國民教育相關的比賽等等。

區區有特色 議員冀「因地制宜」

原南區區議員、新民黨立法會議員陳家珮表示,社區中各方面的民生事項,市民都希望「關愛隊」能夠提供幫助,若「關愛隊」要全方位參與所有範疇,人手及資源都不太足夠,因此特區政府需要就每個地區不同的情況,善用有限資源,有針對性地分配好「關愛隊」的工作。

「關愛隊」特點和工作範圍

三大特點

凝聚資源

政府的資助和工作領導;地區團體的網絡和經驗;社會各方的贊助和捐贈

覆蓋全港

把每區劃分成不同小區,構建覆蓋全港的地區服務網絡

小區為本

「關愛隊」小隊視乎區情提供服務,充分照顧區內居民

工作範圍

恒常工作

◆探訪長者和有需要的住戶

◆提供公共和社福資訊,並協助申請相關服務

◆轉介專業服務

◆家居或其他支援服務(如清潔家居、中醫義診)

◆招募和培訓居民成為義工

針對小區需要的工作

◆到訪「三無大廈」

◆清潔鄉郊

◆特色文化導賞(如漁民文化)

突發和緊急工作

◆庇護中心運作時提供援助

◆事故時向區內居民轉發重要資訊

總結抗疫經驗 「關愛隊」應運而生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根茂、藍松山)香港過去幾年經歷疫情挑戰,雖在各界的齊心協力下渡過難關,但新一屆政府仍主動總結經驗,希望系統性完善地區服務架構,為社區、為市民創造更舒適、更和諧的生活環境,「關愛隊」亦在熱心服務的地區力量以及市民的期待中應運而生。

去年6月,義工合力搬抬抗疫物資。資料圖片

疫情期間,香港各界、各區依靠地區組織自發組成義工隊伍服務有需要市民,雖然亦可發揮積極作用,但人力和物力資源缺乏統籌,客觀上難免造成資源錯配。後來愛國愛港力量組成「全港社區抗疫連線」,在港九新界18區開展社區防疫、抗疫行動,一定程度上發揮統籌作用。

◆去年4月,義工探訪三無大廈派發防疫物資,居民表示感謝。 資料圖片

香港經歷第五波疫情後,政府統籌團體、義工等不同力量短時間內完成350萬個「防疫服務包」的包裝和派發工作,透過「網格式管理」,為建立動員地區力量辦大事的恒常機制提供實踐經驗,相信這亦為政府集中統籌社會服務力量增添信心。

雖然疫情已過,但市民仍會有不同的需求需要支援,未來甚或有其他突發事件,需要立即在18區組成支援市民的網絡。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中,就提到政府會設立「關愛隊」,希望凝聚各界建設社區。

有別於過往依靠地區組織、地區人士等自發行動,分布18區、有負責團體、有關鍵績效指標、有支援、有監管的「關愛隊」,將是系統性建設特區地區服務力量的重要嘗試,這不僅會是日常民心溫暖、維護的工作,亦是未來大事來臨的提前預演,為香港政府帶領各界更精準有效服務市民提供可能。

街坊點讚 期待每區支援到位

荃灣市民

維護社區整潔

李伯伯:香港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關愛隊會針對每個小區所需提供服務,這非常值得肯定。荃灣區內有許多小型的公園,以及讓長者及市民休憩的場所,但園中的衞生情況不如理想,期望關愛隊能協助特區政府,加強維護社區設施,同時監察清潔工,甚至在看到問題時能親自動手改善,令整個社區環境更好。市民散步時看到環境整潔優美,會更願意前來,也能令整個地區心情愉悅起來,何樂而不為呢?

探訪三無大廈

植女士:現時區內三無大廈有許多獨居長者,他們在疫情前會常常到社區中心活動,互相聊天、活動身體,然而在疫情結束後,這些活動尚未完全恢復,希望關愛隊在探訪三無大廈居民的同時,也可以組織更多適合區內各年齡層市民的活動,從多方面了解和關心有需要的人。

突發時做好應對

伊先生:留意到關愛隊其中一項工作是在突發和緊急的情況下,會在庇護中心運作時提供援助,以及向區內居民轉發重要資訊,這對於市民而言十分重要。以疫情初期為例,當時許多市民並不了解疫情的嚴重性,也不清楚疫苗的作用,僅靠電視及報章的宣傳是遠遠不足的,必須要有人上門向市民告知,令他們明白到事件的嚴重性和迫切性,這便可能需要大量的人手,相信關愛隊可以發揮積極作用。

南區市民

教用地區設施

王先生:經過新一屆特區政府的努力,現時社區衞生情況已得到改善,然而若沒有穩定的人員繼續保持及監督,相信很快便會轉而變差,希望關愛隊擔當這個角色,相信可一定程度上提升地區工作的水準;希望特區政府進一步增加地區設施建設,並透過關愛隊及義工對市民進行輔導,例如教導市民如何使用設施,從而進一步便利市民生活。

關顧獨居長者

郭太:每一個地區,甚至每一戶人家所需要的都是不同的,因此關愛隊需要更多去調查和拜訪居民,特別是一些獨居長者,可以和他們聊天,陪同他們做想做的事情,令他們感受到被關心的同時,得到有針對性的切實幫助,把有限的資源用得更到位。

培育年輕人

黃先生:留意到關愛隊會招募和培訓居民成為義工,這點非常好,希望招募更多年輕人,讓他們藉此機會與社會上有需要的人接觸,讓他們看到社會百態,知道自己身處的社區中有什麼地方需要改善,並從義工的工作中培養他們的責任心和愛心。義工並非只有付出,去幫助別人,也會在過程中自身收益,希望這個計劃在幫助有需要市民的同時,也能讓年輕人從中得益。

責任編輯: 于丁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