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20年前,看過台灣「雲門舞集」的《行草》,當時是作為康文署主辦的「新視野藝術節」節目訪港演出。由於這是個新嘗試,加上林懷民的名氣,主辦方在演出前一周安排了多項活動,我有幸獲邀跟進各環節,跟林懷民作深入訪談,了解其背後創作意念及其安排細節。

那是我首次欣賞如何將中國國粹書法中跳脫的筆畫及其意境跟源自西方,因反對古典芭蕾而誕生的現代舞互為融合,加上太極拳元素,重新創作出一台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化精品。

林懷民在受訪時特別提到,他們不但早在一年多前已要求舞員閉門練習書法運筆,還要學習靜坐和太極,以充分領略運氣之功,以求在演出時達到神形皆似。演出時,只見穿着代表墨水的黑衣舞者純熟地將書法運筆時流暢雅致的氣韻化為伸縮自如的動作,一個大大的「永」字就在舞台的屏幕上隨之「寫」出來……當然,演出相當成功。之後,他們再排練了《松煙》和《狂草》,構成舞蹈結合書法藝術的「行草三部曲」。

上周,筆者在文化中心看了另一場更大膽的嘗試,那是舞蹈家錢秀蓮和水墨畫大師靳埭強的嘗試,將現代舞和水墨畫融合,開創出一條「舞畫道」。兩位屬於「70後」和「80後」的資深藝術家,長期活躍於香港舞台,在各自的藝術領域探索逾半世紀,更親自在演出前登台「解畫」。

錢秀蓮說,為了圓兒時想成為畫家,卻走進「舞林」的夢想,她在年逾古稀之齡,開始了「舞畫」系列創作,也將自己在過去20年研習太極的體悟融入其中,加上有50年創意山水畫經驗的靳埭強,實現由兩個50年構成的「百年創藝」,並借助胡恩威領導的進念藝術科技聲影團隊,為本來屬於恬靜的書畫園林,添了一點熱鬧的生氣,打造一台別開生面的舞蹈。

演出透過靳埭強50年來的藝術探索之路──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迷戀西方普普藝術到最終回歸中國傳統書畫世界的歷程,帶領觀眾經歷了一場東西文化碰撞的視覺之旅。

在舞台背景上,靳埭強揮灑自如的潑墨和書畫交融的造型在藝術科技的輔助下動了起來,再配以在「松濤」、「山水」下起舞的年輕人,人景交融,舞畫交織,既嘗試藝術表演新道,也帶出上一輩藝術家如何在藝術探索道路上悟出「和而不同」的人生共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