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國際焦點,洞察世界風雲。今天我們來到了素有「花園國家」美譽的新加坡。在我身後的一側是當地著名地標的魚尾獅雕像,另一側是新加坡為了慶祝建國50周年而修建的金禧橋。它紀念着這個國家獨特的發展之路。今天,我們要在這裏對話的嘉賓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他曾經說過,新加坡以全球化為生。

在全球化遭遇逆風的今天,新加坡如何規劃未來的發展之路?對於中新兩國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他又有哪些新的思考和展望呢?今天,我們一起在對話中尋找答案。

鄒韻:總理閣下,非常感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中國不久前成功召開了兩會,您向中國領導人發出了賀電,您如何評價今年兩會的重要意義?

李顯龍:非常重要的是,中國確定了未來五年的領導班子。我已致函習近平主席,祝賀他再次當選中國國家主席,並致信李強總理祝賀他當選。對於中國來說,兩會是制定和討論國家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場合。我認為中國領導人在講話、聲明和記者會上已經明確表明了前進的方向,我們期待中國朝着既定方向前進,保持繁榮,並繼續與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與亞洲國家發展良好的互惠互利關係,當然也包括新加坡。

鄒韻:去年您在曼谷與習近平主席會見時,習主席表示,中新關係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和示範性,要讓高質量成為中新合作的鮮明標識。總理先生,您如何定義兩國關係?同時您認為如何才能更好地加強與實現「高質量」這個鮮明標識?

李顯龍:我覺得兩國的關係非常好。廣泛且涉及多個領域。兩國合作多年。新中兩國在1990年、也就是33年前建立了外交關係,但其實兩國在建交之前就有多年的合作,所以互相了解。我認為兩國有互信,能夠相互理解。雖然我們有不同的看法,但我們一起合作,推動實施了實質性的項目。我們開展了政府間的合作項目,第一個是蘇州工業園項目,明年就是蘇州工業園成立30周年。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項目,蘇州工業園已連續7年被評為中國最佳經濟開發區,充分實現了我們啟動該項目時的願景。此外,新中雙方還合作了天津生態城的項目,我想你也去過。

鄒韻:是的,我當記者之後的第一個報道就是在那裏做的。

李顯龍:是的,我想那是幾年前的事了。現在這個項目已經成立15年了,是城市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友好的示範案例,這兩方面對中國和世界都很重要。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是重慶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即從重慶到廣西,再到北部灣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一體化運輸走廊,這是「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開拓了中國內陸連通國外的新線路。中國已經通過長江建立了與國外的通路,但是距離較遠且水路運輸非常繁忙。因此,我們認為與東南亞國家和世界其他地區建立另一條更短、更快的通道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作出了重大貢獻。我覺得雙方的合作項目非常成功。當然,兩國的私營企業間也有非常廣泛的合作。此外,我們還有一些特定的事情要做。例如,我們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之前修訂過,現在又在重新審議。我們正在進行後續談判,希望能夠盡快完成。

走過建交33年的時光長廊,中新兩國「龍獅共舞」,正在多個合作領域加速奔跑。與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合作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我們來到了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下屬的一個實驗室,要探訪一項國際首創技術的原型樣機。這究竟是一項什麼樣的技術,又有哪些創新亮點,今天我們帶您一探究竟。

這台儀器的名稱是「高速三維輪廓形貌測量儀」。它是一台特殊的「顯微鏡」,能夠檢測半導體芯片微米級的缺陷。以前一塊半導體芯片的質量檢測需耗時30個小時,但在這台機器的幫助下只需要30毫秒。

鄒韻:您看,它這個是可以看到厚度的,有一個小小的縱深,因為很薄很薄。

新加坡製造技術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李顥:對,藍色是比較高的表面,綠色是比較低的表面。我們這個樣本大概有2微米的高度差,可以看到一些上面的微粒,這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是不允許的。半導體通常是這樣,一旦有一片出了問題之後,接下來可能一萬片、兩萬片都會有類似的缺陷。所以如果有一個可以在線的檢測技術的話,可以避免這種損失。

據研究人員介紹,這一技術是半導體生產領域的創新,但新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還需要其他要素。

新加坡先進再製造與科技中心研發副總監 程方:中國有廣闊的市場便於推廣這樣的一些技術。中國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它有完整的產業鏈。

高速三維輪廓形貌測量儀開發企業創始人 吳友仁:我們將中國作為走向世界的第一站,以及推廣技術的起點。中國有巨大的市場,每個人都想進入中國市場。如果我能在中國市場競爭,那麼我在哪裏都能生存。

鄒韻:您之前提到的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蘇州工業園區、天津生態城,其實這些項目現在都在「一帶一路」框架下起到示範作用。新加坡是東盟成員國中第一個公開表示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為什麼新加坡很早就表示支持「一帶一路」?

李顯龍:我們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因為我們認為這是中國提出的一個很好的舉措。中國在發展,中國在走向繁榮,中國在世界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一帶一路」倡議在我們看來,是中國為地區發展作貢獻的一種方式。「一帶一路」倡議助力中國融入這個合作和相互依存的區域網絡,互利雙贏,因此受到整個地區的歡迎。地區發展需要基礎設施,基礎設施需要融資。中國具備這些能力,既能建設基礎設施,又可以提供融資,還可以發展與該地區國家的經貿聯繫。有了「一帶一路」倡議,就有了一個可以實現這些想法的框架。中國是我們區域內最大的經濟體,與中國建立開放、可持續和互惠互利的關係非常重要。從這個角度看,我們認為「一帶一路」有意義,我們支持它。

鄒韻:您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會為新加坡以及地區帶來什麼樣的機遇?

李顯龍:從新加坡的角度來看,我們為「一帶一路」貢獻了什麼?首先,我們是金融中心,許多項目可以在新加坡進行融資和評估。這是重要基礎設施,即軟基礎設施。事實上,新加坡是國際上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之一。這是一個方面。在法律層面,新加坡是仲裁和調解中心,有許多國際律師事務所。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如果需要尋找仲裁地或者進行法律諮詢,我們可以滿足這些需求,這對我們來說也很重要。第三,許多公司願意選擇新加坡來實現他們的「控制塔職能」。

鄒韻:控制塔職能?這是什麼意思呢?

李顯龍:意思是說在新加坡設立總部,進行財務、人力資源以及運營管理,有時對公司在整個區域內的業務都有重要影響。如果他們想在新加坡開設公司,並在此管理他們在東南亞的業務,我覺得這對他們很好,我們歡迎他們。

鄒韻:這就是您所說的雙贏,對吧?

李顯龍:這就是雙贏。

鄒韻:讓我們再回到雙邊關係。數字經濟正在成為雙邊合作的新亮點之一。2021年11月,中國正式申請加入由新加坡、新西蘭和智利提出的《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

李顯龍:是的,目前《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由我們三國組成。

鄒韻:您認為中國決定加入這一協定的意義何在?新加坡如何看待中國的加入?

李顯龍:我認為數字經濟是中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新增長領域。當然是因為你們現在有很多非常成功的數字公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這也是一個發展機遇,因此也是各國在數字領域合作的機遇。建立標準,實現協作,能夠讓數據在一定安全保護下自由跨境流動,這些都需要建立新的規則。因此,數字經濟協定類似於數字時代的自貿協定。我認為中國有興趣加入《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是件好事,因為當我們簽署這一協定時,我們就希望它具有開放性,這樣任何能夠達到標準並承諾保持達標的國家都可以加入。

鄒韻:總理先生,讓我們來談談中國與東盟的關係。近年來雙方關係進入了快車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雙方都成為了彼此最大的貿易夥伴,貿易額比30年前增長了100倍左右,直接投資超過3100億美元。我覺得這是令人驚嘆的成就。現在雙方正在推動合作升級,即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您認為新加坡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扮演什麼角色?

李顯龍:我們是東盟十個成員之一。新加坡幾乎是其中最小的國家,因此我們了解自己能夠在東盟中扮演的角色是有限的,但是我們全力參與,並且努力推動東盟的發展。你問到了新加坡扮演的角色——除了作為東盟成員,我們還以身示範,設法展示更多合作的可能性。新加坡和中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有協定和條款,東盟和中國也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我覺得跟一個國家談判,不像跟十個國家談判那麼複雜,所以雙方可以走得更快、走得更遠,與此同時也展示了更多可能性。因此這有助於中國與東盟的合作,比如說「看,這是可行的,新加坡做到了,我們覺得很好,中國覺得可行,為什麼不考慮一下呢?」因此,新加坡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推動東盟與中國合作向前發展。我認為東盟經濟合作也取決於雙方的整體關係。因為中國和東盟之間,不僅僅是經濟聯繫,還涉及政治和安全議題,有一些問題需要推進。例如,我們正在討論南海各方行為準則。要達成一致並不容易,但我們一直在努力,我們希望取得更多進展。東盟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很好。我們在非經貿層面的關係越好,雙方經貿關係就會越緊密。反之亦然——如果我們能有良好的經貿往來,我們就更有動力去解決其他問題。

鄒韻:總理先生,讓我們聊回到新加坡。外國人總會說起新加坡獨特的發展模式。您作為總理,您認為新加坡作為一個資源有限的島國,如何做到不僅生存下去,而且實現了繁榮和發展?

李顯龍:首先,我們必須了解新加坡是一個小國,周圍是比我們大的鄰國,而且這種情況永遠不會變。因此,如果我們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就必須彌補自己的劣勢。通過同心協力、更有創造力、充分發揮人才優勢、運行高效廉潔、值得信賴和尊重的治理體系,做出明智的選擇,創造價值,不僅為自己謀取生計,而且讓其他人覺得說,「是的,新加坡有可取之處,讓我們與新加坡合作,更好地利用這些優勢」。當然,我們要和很多國家交朋友,因為如果能和友好國家在雙方都關切的重要議題上達成一致,那不僅在經濟上對我們有幫助,而且對我們建立關係網和提升世界地位也有幫助。在國內,我們必須共同努力並互相關心,認識到我們都是新加坡人,所以無論我們有什麼爭論或分歧,要記住我們的共同身份更為重要。

鄒韻:您的意思就是要保持國家內部的團結,同時與世界其他地區建立緊密聯繫或良好關係。

李顯龍:是的,新加坡要與鄰國和世界大國甚至其他小國建立良好關係。如果說到我們的主要市場在哪裏,一般會提到中國、歐洲和美國。但是如果您問誰是我們的朋友,這些國家都是我們的朋友,很多小國也是我們的朋友。

鄒韻:新加坡也支持並參與了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您認為全球發展倡議在應對當前的全球挑戰方面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

李顯龍:我們是「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的成員。我們認為全球發展倡議的目標是好的,與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是一致的。我們認為可以用務實、包容、開放的方式實施全球發展倡議,因此我們支持這一倡議,就像我們支持其他倡議和其他小組一樣。

鄒韻:談到中新關係,我們肯定會提到李光耀先生,新加坡的建國總理,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早在2005年接受中央電視台專訪時,他就表示,中國的發展和崛起將為東南亞帶來強勁動力。他還說,「新加坡將扮演了解東南亞之大本營的角色」。近20年後的今天,作為他的兒子,同時也是新加坡總理,您如何理解他的話?

李顯龍:毫無疑問,中國的發展給東南亞帶來了巨大的好處。對幾乎每個東南亞國家來說,中國都是最大的貿易夥伴。新加坡也是如此。這是一個巨大的經濟機遇。新加坡非常重視與中國的貿易關係。早些年,我們在發展經貿關係方面可能比其他國家走得更快,但隨着其他國家與中國建立聯繫,那麼新加坡能夠扮演什麼角色?我認為對於中國的公司來說,可以與新加坡合作,並通過新加坡管理公司在東南亞的業務,就是我剛才提到的控制塔和總部功能。新加坡的金融服務業也很突出。此外,我認為新加坡更明確地闡明了建立與中國的關係對於維護世界以及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的重要作用。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表態,能夠發揮一些影響力,促使各國思考國際舞台上的機遇和風險,共同努力,抓住機遇、規避風險。

鄒韻:您對國家的未來有什麼願景?

李顯龍:我們建立了一個越來越具有國家意識和認同感的國家。國家的繁榮惠及幾代人。我們希望看到,新加坡能夠在未來繼續進步和發展,與時俱進,同時保持我們的價值觀、本能和文化,這些形成了我們的特質,並幫助我們取得了成功。所以這很難,你必須與時俱進,但與此同時必須不忘本源。我們仍然是一個小國,我們仍然脆弱,我們仍然需要努力奮鬥,我們仍然需要交朋友,我們仍然需要團結一心。如果我們能做到這種傳承,新加坡就會成功。

李顯龍的父親李光耀是新加坡的建國總理。1965年建國以來,新加坡在李光耀的帶領下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李光耀曾推動新加坡深度參與中國改革開放偉大進程。2015年李光耀逝世時,習近平主席親致唁電,稱其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中新關係的奠基人、開拓者、推動者」。

新加坡建國總理 李光耀:中國人民有決心,可以團結一心,建立一個現代化的、強大的、富裕的國家,我說,祝他們好運!

在李顯龍的回憶裏,李光耀對中國觀察入微,也對中國的發展有着強烈興趣,很早就預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以及中國對世界的深遠影響。

青年時期,李顯龍在英國劍橋大學攻讀數學。獲得數學學位後,李顯龍在父親的建議下繼續深造計算機科學。如今在工作之餘,李顯龍偶爾仍會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編寫的代碼,或數學家的新突破。

鄒韻:總理先生,我們談談您個人。我聽說您對數學很有熱情。像我這樣的人去度假時,我們會放鬆玩。我們聽說您休假的時候,會專門拿出時間去研究未解決的數學問題。當地媒體描述說這「時不時地暴露出您極客的一面」。您在劍橋讀書的時候,一些教授認為您成為政治家而不是數學家很可惜,因為您當時是數學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總理先生,您有沒有後悔過這個選擇呢?您認為數學對您治國理政的方式有什麼影響?

李顯龍:我不後悔。我不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我只是一個有前途的學生。

鄒韻:您謙虛了。

李顯龍:並沒有,這是一個浩瀚的領域。我讀了兩年的數學本科課程,所以才剛剛起步。我很喜歡數學,我學得還不錯,但世界上有很多比我有天賦、比我才華橫溢的數學家。我覺得我有責任回到新加坡,成為新加坡的一份子,盡我所能幫助新加坡取得成功。新加坡是一個小國家,當時是一個非常新的國家——剛獲得獨立的頭幾年,每個能有所作為的人都應該發揮作用。我願意這樣做並盡力而為,我認為這是正確的選擇。我過着非常充實的生活。我先在部隊服役,然後在政府工作,至今我已經在政府工作了將近40年。這些經歷一直激發我的思考,因為要處理的問題涵蓋方方面面。其中一些要量化,比如要平衡預算。

鄒韻:這正好是您擅長的,和數字打交道,對嗎?

李顯龍:其實不盡然,不僅僅是數字。這些數字必須行之有效,但同時必須以人們可以理解、接受和期望的方式讓這些數字發揮作用。它對某個人的生活有什麼影響?為什麼對他們很重要?為什麼對我們有影響?哪項工作應該優先?多蓋房子更重要,還是減少外來勞工對社會的影響更重要?是更快地增長更重要,還是應該更多地關注社會福利問題,接受較低的增長速度以減輕人們的壓力?這些往往是無形的、難以解決的問題,也很難永久解決。沒有永久的解決方案。你不能說,「完成,證明,證畢(數學術語),放到一邊,下一個問題」。

鄒韻:也不能說,「打鉤,完成」。

李顯龍:不能說,「打鉤,完成」。有些問題將以不同的形式年復一年地反覆出現。你解決了一個問題,其他問題又會出現,或者老問題會以另一種形式出現。中國也有同樣的情況。

鄒韻:每個國家都有這種情況。

李顯龍:你解決了貧困問題,然後又需要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永遠不可能說大功告成。

鄒韻:您不僅對數學很有熱情,而且相信堅韌的精神,保持開放的心態,而且有時還必須抱持希望。您在2021年的新加坡國慶群眾大會上,引用了一首歌《春天裏》的歌詞。

李顯龍:對的。

鄒韻:您還唱了幾句。

李顯龍:沒有,我不會唱歌。

鄒韻:我知道,您唱了一點「春天裏百花香」。但您真正在意的是歌詞的末尾部分,對吧?「不用傷,前途自有風和浪。莫彷徨,黑暗盡處有曙光」。您為什麼決定在那個非常特殊的場合引用這句歌詞呢?

李顯龍:因為當時我們還在新冠疫情當中,剛開始走出疫情,還沒有走出隧道,但隧道前方確有曙光。我認為我需要提醒新加坡民眾,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前方的曙光,但是政府仍然需要採取一些措施來控制疫情,我們還不能放鬆防控措施。我們需要鼓勵人們堅持下去,黎明即將來臨。

鄒韻:那現在呢?您認為在這個特定的時間點我們迫切需要做什麼?

李顯龍:在後疫情時代,世界出現了新問題。疫情之後我們無法休假,必須回來,新學期開始了。我們又得解決新問題了。

鄒韻:所以您沒有假期去研究和解決一些數學問題了?

李顯龍:我會時不時地休息一下,但沒有辦法完全把大腦放空。

鄒韻:總理先生,很榮幸能夠採訪您。我們非常感謝您與我們分享自身的經歷、見解和故事。

李顯龍:謝謝。非常高興接受採訪。

鄒韻:非常感謝您。

剛剛在這裏的專訪過程當中,李顯龍總理與我們分享了雙邊關係,區域合作和全球發展中的核心議題。他表示,在全球格局深度調整的當下,各國應該要有適應變化的智慧,而對於友誼、合作、尊重和信任,則要有始終如一的決心。我們也期待中新兩國的友誼能夠像新加坡遍植的雨樹那樣,生機勃勃、枝繁葉茂。

(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 于丁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