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綜合報道,瑞士最大銀行瑞銀集團在當地政府推動下收購瑞士信貸銀行,但瑞信一批總值170億美元(約1,334億港元)的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卻變成「廢紙」,並開啟了債權風險高於股權的先例,令債券持有人極度不滿,正研究控告瑞士政府。同時,瑞士政府在交易中剝奪了兩間銀行股東的投票權,有股東也準備為此採取法律行動。

◆不滿瑞士政府推動瑞銀收購瑞信的人士,在蘇黎世瑞信總部外發起抗議。 (法新社)
◆大批警員到場維持秩序。 (法新社)

在這宗交易中,瑞士政府因隨意剝奪股東和債權人的權利,遭受猛烈抨擊。美國律師行Quinn Emanuel前日表示,該事務所正與部分瑞信AT1債券的持有人商討可能採取的法律行動。據報這些債權人佔瑞信AT1債券總發行量的比例較大,他們或於今日舉行一次投資者電話會議,商討採取的行動。

在一般情況下,債券優先權會高於股票,即股東首先承受損失,之後才輪到債券,但在是次交易中,瑞信AT1債券持有人的投資將化為烏有,瑞信股東們卻可獲得約32億美元(約251億港元)。不過根據瑞士債券登記條款,金融監管機構有權強制債券面值變為零,而不用承擔責任。

瑞士政府修改法律被轟開壞先例

瑞銀和瑞信股東則指責瑞士政府剝奪他們的投票權,嚴重損害股東權益。代表瑞士退休基金和其他機構投資者的Ethos基金會表示,這次收購對股東和瑞士經濟來說是「巨大的損失」。 事實上,原本在任何上市公司的收購交易中,被收購公司的股東有權投票贊成或反對,而瑞信股票在紐約和蘇黎世同時上市,意味兩地股東也有權投票,不過瑞士政府為促成交易而修改法律,取消這宗交易的投票權。《華爾街日報》形容此舉「開了壞先例」,可能為全球銀行業帶來短期的穩定,但動搖了長期以來各國法律框架下保障的股東權益。

持有瑞信AT1債券的投資公司Axiom研究主管萊格斯表示,此舉可能破壞投資者對金融市場的信任,「這不僅是一個純粹的法律問題,它關乎市場信心及政府如何公平對待所有投資者。」

標普將瑞銀評級展望降至「負面」

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前日將瑞銀的信貸評級展望降至「負面」,預期瑞銀整合瑞信投資銀行業務時,將為瑞銀帶來重大執行風險,原因是重組牽涉到的訴訟成本可能很高,預計合併後將出現客戶流失情況。

瑞銀債務違約保險成本飆高

另一評級機構穆迪亦將瑞銀長期存款及優先無擔保的評級展望降至「負面」,認為瑞銀將面臨重大挑戰,但瑞銀債權人保障料仍強勁,相信收購可大幅增強瑞銀財富管理業務的潛力。

《華爾街日報》認為瑞銀將面臨極其複雜的任務,兩家銀行的業務大量重疊,瑞信還被眾多法律問題纏身。報道指出,瑞銀債務違約的保險成本前日飆升至十多年來最高水平,數據顯示利用信貸違約掉期為1萬歐元(約8.4萬港元)的瑞銀5年期優先債提供違約保險,年度成本從上周五的117歐元升至168歐元,創下2012年8月以來最高水平。 

美第一共和銀行危機未除 華爾街大行新方案或賣盤

美國第14大銀行第一共和銀行(FRB)上周爆發擠提危機,儘管在聯邦政府推動下,華爾街11家大型銀行向該行注資300億美元(約2,350億港元),但危機尚未解除,業內人士認為FRB仍需吸引更多資金,並從聯儲局借出更多資金,據報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再牽頭制訂一套新方案拯救該行。

◆第一共和銀行股價跌至歷來新低。 (法新社)

《華爾街日報》前日引述知情人士稱,戴蒙正與多家大型銀行主管協商討論,擬採取新一波行動以穩定FRB營運,從而提振各界對金融系統的信心。知情人士透露,在戴蒙主導下,這些銀行或考慮投資FRB,其中一個可能性是將先前投入的300億美元存款部分或全部轉換為資本注入,也考慮將FRB賣盤。

信貸評級再下調 股價暴跌47%

然而這消息似乎無助提振市場信心,FRB股價前日開市一度暴跌近50%,觸發熔斷機制暫停交易,收市仍跌47.11%,股價跌至歷來新低,今年以來已累挫90%。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也在4天內二度下調該行信貸評級,將之前已被降至垃圾級的評級進一步下調,從BB+降為B+。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前日發聲明稱,已與紐約社區銀行的全資子公司旗星銀行達成協議,向其出售被接管的Signature Bank絕大部分存款業務和一部分貸款業務。另據消息人士稱,FDIC正尋求分拆出售已關閉的矽谷銀行,其中私人銀行業務將單獨出售,FDIC設立接管矽谷銀行存款和資產的「過渡銀行」,將作為另一部分出售。

數碼技術廣泛應用 加速銀行資金流失

繼美國多家銀行相繼倒閉後,瑞士信貸銀行也爆發危機,最終由瑞士政府促成瑞銀集團收購瑞信。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瑞信危機雖然與美國矽谷銀行(SVB)不同,但數碼技術廣泛應用,在促使兩家銀行倒下的信任危機中發揮了驚人作用。

報道指出,瑞信危機與2008年的銀行危機不同,2008年時銀行持有大量有問題的房產支持證券,這次瑞信的資產價值並不是最主要的擔憂,最緊迫問題是該公司流失了大量客戶,引發一場流動性危機。

銀行監管機構下一個挑戰

瑞信許多問題可歸結一個事實:該行每年面臨數以十億美元計虧損。為堵住這漏洞,要麼需要找到辦法來繼續籌集資金,要麼需要縮減自身規模。去年瑞信曾試圖為一項使其剝離投行業務的計劃爭取時間,但隨着美國銀行業信任危機蔓延而無法做到。據報瑞信最近每天面臨高達100億美元(約784億港元)的客戶外流資金。

這些資金外流表明歐美存在一個共同問題,就是數碼銀行業務使客戶更容易將資金撤出,同時數碼通訊可能放大損失。瑞信的流動性問題始於去年秋天社交媒體上的傳聞,這些傳言最終如滾雪球般擴大。根據監管機構自2008年以來所青睞的衡量標準,瑞信曾擁有強勁的資本和流動性水平,但這似乎無濟於事。截至去年底,瑞信的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這一當前被最廣泛引用的資本充足率指標為14.1%,與瑞銀的14.2%相似,但低於許多大型同業。

瑞信和SVB等美國中型銀行面對的危機,均與數碼技術脫不了關係。銀行監管機構的下一個挑戰,可能就是將這種新的不穩定源頭納入考慮範圍。

美股市「恐慌指數」飆升

儘管瑞銀集團宣布收購瑞信,期望藉這項行動穩定大型銀行並防止擠提,但投資者仍感到不安。被稱為「恐慌指數」的美國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IX)前日一度飆升至28.21,達到去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

VIX是衡量投資者對未來30天股市動盪預期的指標,當VIX指數處於高位時,通常是股市出現恐慌及負面消息之時,因此被華爾街視為「恐慌指數」。當VIX指數低於20時,金融市場通常處於穩定階段;若逼近甚至超過30,則表明市場波動極大,投資者感到恐慌;若VIX指數超過40,代表市場存在着非理性恐慌,股市有崩盤風險。

美國聯儲局及全球其他主要央行周日宣布採取協調行動,提高美元互換額度安排中的流動性,防止出現擠提情況。但在避險情緒推動下,投資者前日紛紛湧入國債和黃金。 

瑞信員工獲承諾獎金加薪如常

瑞信獲瑞銀收購後向員工保證,該行尋求「一切照常」,承諾的獎金和加薪仍將正常支付。

瑞信在致員工的內部備忘錄稱,薪資安排不會有變化,獎金仍將於本月24日支付。根據備忘錄內容,瑞信在許多國家已發放獎金,預計其餘區域也不會有任何變化。

瑞信董事長萊曼和行政總裁科爾納在另一份備忘錄中表示,「我們知道,你們當中許多人在過去48小時,一直密切關注鋪天蓋地的媒體報道,關注瑞信的未來,並理解由此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和壓力。」

瑞信稱,將在未來一段時間確定哪些職位可能受影響,並力求繼續根據市場慣例提供離職補償金,「我們預計合併將於2023年底前完成,在此之前我們將繼續盡可能接近一切照常,專注為我們的客戶服務。」

美政府「一保到底」恐爆更大危機

美國銀行接連爆煲引發市場憂慮,業界擔心恐慌情緒蔓延引發針對美國其他金融機構的擠提風暴。為此美國財政部、聯儲局和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此前宣布採取行動,宣布全數保障相關銀行存戶的存款。《華爾街日報》對美國監管機構出手為銀行存款「一保到底」的做法表示擔憂。

助長不負責任行為引發道德風險

該報指出,不少觀察人士擔憂對25萬美元(約196萬港元)存款保險上限規定的漠視,或引發無論數額多大都一保到底的情況,認為完全擔保將助長不負責任行為,引發「道德風險」,即當銀行不必為自身行為負完全責任時,更傾向於冒更大風險,此舉或將使美國以至全球金融市場陷入動盪。

德國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埃里安表示,「這就是為何我們要控制道德風險,監管機構必須確保監管到位 。」盈透證券集團策略總監索斯尼克說,「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美國政客對美國銀行危機大包大攬,一旦商業與政治夾雜一起,事情就變質了。如果完全不設存款保險上限,確實將引發道德風險。」

儘管美國政府一再稱不會動用納稅人的錢,但美聯社分析指出,存款保險基金來自銀行為存款保險支付的保費,其設立目的是在銀行關閉時,為存戶保障25萬美元以內的資金。但如今事發銀行所有存款都將得到全額支付,意味着FDIC實際是利用繳納了存款保險的客戶的資金,為沒有繳納存款保險的客戶全額保障,儘管美國民眾不必為此直接承擔成本,但長期來看,美國其他銀行為此多交的存款保險保費,最終還是將轉嫁到美國民眾身上。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