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據央視新聞報道:大型郵輪被稱為「能在海上航行的星級酒店」。目前內地服役中的大型郵輪都是海外生產,此一情況快將改變。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第一艘大型郵輪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內部裝修和系統調試,最快今年底前交付。建造國產大型郵輪,讓「過路經濟」邁向「產業鏈經濟」。一方面,建造郵輪拉動整個產業鏈發展,涉及到除造船技術之外的酒店工程、娛樂系統等幾十個專業領域,起活絡內循環作用。另一方面,外高橋造船跨行業、跨地區吸納超500家全球供應商,且在郵輪內裝領域與來自美國、意大利的54家服務商建立合作,有助推動外循環。

這艘內地首製大型郵輪總噸位約13.55萬噸,船體總長323.6米、型寬37.2米,客房2125間,最多可容納乘客5246人,擁有高達16層的龐大上層建築生活娛樂區域,設有大型演藝中心、大型餐廳、特色餐館等豐富多彩的休閒娛樂設施。

兩次試航 驗證各項功能

據悉,整艘郵輪的設備安裝和系統調試工作預計在5月底全部完成,將於7月、8月開展兩次試航實驗,全面驗證郵輪的機械性能和舒適度,為交付運營打好基礎。船廠同時開建第二艘13萬總噸級的豪華郵輪。輿論普遍認為,這意味着國產大型郵輪實現系列化建造指日可待。

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生產總監吳曉源表示,第一次試航主要是為了驗證全船各種系統的完整性。第二次試航主要是測試房艙以及公共區域的舒適性,檢驗各個房艙的減震降噪性能。

郵輪的住宿和休閒娛樂區共有14層甲板,超過4萬平方米的公共區域面積配置了多個餐廳、劇院、購物區、水上樂園、健身房、籃球場等豐富多樣的休閒娛樂設施。和普通的輪船相比,郵輪的建造涉及到除造船技術之外的酒店工程、娛樂系統等幾十個專業領域。可以說,建造一艘郵輪拉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負責郵輪內部裝修的總工程師連珍表示,郵輪內裝有着嚴格的國際標準。為建造首艘大型郵輪,外高橋造船已跨行業、跨地區吸納超500家全球供應商,並且在郵輪內裝領域與來自美國、意大利的54家服務商建立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還拉動了國內廠家相關技術能力的提升。以郵輪總裝建造為引領,來推動整個郵輪產業鏈發展,是打造國產大型郵輪的一個重要目的。

突破技術短板 積累寶貴經驗

多年來,世界上80%以上的豪華郵輪建造主要由意大利、法國和德國船廠所壟斷。「建造大型國產郵輪承載着中國幾代造船人的夢想。」多年研究郵輪產業的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葉欣梁說。

近幾年,中國開始逐步從造船大國向造船強國轉變,但在郵輪建造上還是空白。為此,中國在建造這艘大型郵輪首製船上,採取了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模式,直接與世界一流造船企業無縫對接,彌補了在建造經驗、專業技術和核心設備等方面的短板。

據介紹,這艘郵輪在現有造船工藝和技術基礎上實現了不少突破。例如:設計突破,中國首次進行了大型郵輪的詳細設計、生產設計,為後續郵輪全面國產化設計奠定了技術基礎;總裝建造的突破,郵輪分段建造較為複雜,且需要採用模塊化建造技術,對船廠整體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有着極高要求,中國此前尚無相關經驗,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在總裝建造方面獲得突破,未來可以帶動國內總裝造船技術整體進步。

中國造船 揚帆遠航

全球第一

•中國造船業國際市場份額已連續13年全球第一

市場巨大

•2022年,全國造船工業、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分別佔世界總量的47.3%、55.2%和49%

種類齊全

•在全球18種主要船型中,中國共有12種船型新接訂單位列世界第一

出口增長

•2022年前11月,中國船舶出口金額238.5億美元,同比增長7.9%

專家解讀|建自主品牌 助「一帶一路」交流

無論作為母港郵輪還是訪問港郵輪,郵輪都起着設施聯通、民心相通的橋樑作用。上海國際郵輪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葉欣梁教授對大公報表示,首艘國產大型郵輪交付運營後,預計將陸續訪問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東南亞、西亞國家。「這對增進民間交流,增進中國特色海洋文化傳播都會起到重要作用。」

「這艘郵輪大概有2500多萬個零件,絕大多數需要額外採購,因此除了船廠建造,還需要完善的供應鏈體系。」葉欣梁坦言,畢竟中國發展郵輪產業的時間較短,真正的母港郵輪發展至今只有十幾年時間,包括總裝物流供應配送基地、船供消費品等尚未形成完善產業集聚,相關的延伸效應還沒有得到體現,這些都需引起關注。葉欣梁建議,郵輪產業應盡快納入國家的整體發展布局規劃。「國家各部委及地方政府雖有出台相關支持政策,但缺乏頂層協調機制,各地發展零星配套,不利於郵輪產業發展。」

葉欣梁亦建議,未來需要提升運營管理水平,形成中國郵輪運營體系標準。葉欣梁指出,疫情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郵輪旅遊市場,未來依舊會保持高速發展態勢。「我們需要通過打造本土的自主郵輪品牌,整合國內國資國企郵輪產業資源,形成中國本土郵輪產業的生態圈,提升國際競爭力,把郵輪開到歐美國家,更好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