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溫肆虐的8月,重慶發生山林火情,其中距離主城最近的縉雲山山火連續燃燒了5天,在森林消防員、武警等專業救援力量以及市民自發組成的志願者隊伍同心協力下,終於遏制住蔓延的火勢,保住了縉雲山。冬去春來,萬物復甦,在岩縫、焦土和被砍斷的枯竹叢中,已經鑽出了新生的翠枝,山上也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凈山人、植樹人。植樹節到來之際,記者與凈山、植樹的志願者們數次上山,見證這座青翠蒼山的復甦。

去年夏天山火結束後,「來年春天我們一起植樹」成為這座城市口口相傳的約定,雖然山火修復應以自然修復為主,但為了滿足大家的熱情,重慶北碚區共準備了5千餘株樹苗,供志願者植樹。當地選取50餘畝地勢相對平坦的虎頭山區域,先由百餘名工人進場採伐燒死木、清運枯枝、平整土地,還將通往植樹點的道路由陡坡改為便於行走的小道,並採購木荷、楓香等苗木,準備足量植樹工具後,供市民代表線下植樹。

重慶有一首家喻戶曉的童謠,叫「黃絲瑪瑪 」(方言:螞蟻)。山火過後,由重慶陸海國際傳播公益基金會、重慶市汽車摩托車運動協會等參與啟動「愛在山野」公益行動,並創立黃絲瑪瑪工作室。「我們覺得,重慶人其實都像螞蟻一樣,每個人都是很小的個體,但是在山火面前,這些個體完全融在一起了,山火後的森林保護和生態修復工作,也需要這樣的團結與合作」,黃絲瑪瑪的志願者孫智說,就是這些「螞蟻」們擋住了山火,最終撲滅了山火。現在面對受傷的山體,修復的過程一樣需要眾志成城。山火過後,志願者們數次上山開展凈山活動,宣傳自然環保意識。

記者:孟冰、張蕊

拍攝:孟冰、張蕊

剪輯:莉婭、于海江

(大公文匯全媒體供稿)

責任編輯: 蔡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