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宣布,口罩令今(3月1日)起全面取消,香港全面復常,「香港不同的盛事、國際活動等等會回來,香港的經濟及社會活動會更提速活起來、動起來、熱起來!」維持959天的口罩令終於解除,不論室內室外、交通工具等均無須強制戴口罩,惟醫院、診所等高風險處所將透過行政措施要求員工和訪客繼續佩戴,政府並強烈建議院舍職員及訪客戴口罩,保障院友。李家超解釋,香港疫情全面受控,冬季流感高峰接近尾聲,期望徹底解除防疫措施,讓香港全面拚經濟、拚發展。

李家超昨日於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宣布,3月1日起取消僅餘的防疫措施—口罩令。他解釋有關決定基於五項理據:數據顯示香港新冠疫情受控,沒有明顯反彈跡象;香港已經建立廣泛和全面的防疫屏障;人群沒有出現爆發,包括醫院、老人院和學校等;病毒變異沒有大的變壞情況;傳統冬季流感及呼吸道感染的高峰期接近尾聲,整體風險可控。他說:「我認為現在是一個適當時候全面取消口罩令。」
保護高危群組 醫院等須戴罩
不過,為了保護高危群組,一些高風險地方包括醫院、診所等,有關場所的負責人可以行政措施要求在場人士或者訪客佩戴口罩,以減低風險。
特區政府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補充,數據顯示無論污水病毒監測,以至住院重症和死亡個案數字皆維持低位,而其他呼吸道疾病包括季節性流感亦未有上升跡象,醫院、院舍、學校也未有出現大型爆發。他預計取消口罩令後,新冠確診和流感個案或會輕微上升,但風險可控,「縱使撤銷口罩令後,我們預期新冠確診以至流感個案會有輕微上升,但持續期相對短暫,我們預計對市民健康,以及醫療系統有影響的風險是可控的。」
盧寵茂:分階段撤銷效果不大
對於為何不是分階段局部撤銷口罩令,例如首階段仍要求乘搭交通工具強制戴口罩,而是決定全面撤銷口罩令,盧寵茂解釋局部保留口罩令的防疫效果不大,而且執行上相對複雜和困難,為市民帶來不便,「所以我們決定全面撤銷口罩令,而非分階段進行。」

他說:「全面撤銷口罩令代表所有社交距離措施正式結束,香港全面回復正常。我們期待明天(即1日)會更好,大家可以展露笑容,講聲『你好,香港!』」
教育局昨日宣布解除口罩令適用於全港學校,惟小學、幼稚園和特殊學校學生上學前快測會維持至3月15日再做決定。院舍員工的檢測安排今日亦放寬兩日一次核酸檢測,改以快測代替,有院舍業界表示仍會強烈呼籲訪客及員工佩戴口罩。
醫管局昨日宣布,今天起病人、訪客及員工進入醫院仍要繼續戴口罩,臨床醫護人員上班前的快測要求維持。該局會全力配合政府最新復常措施,陸續將過去抽調去抗疫的人手、病床及資源,調回原來崗位,照顧其他病人,令公立醫院服務盡快全面復常。
「除罩」安排
生效日期:
◆3月1日(今日)
措施簡介:
◆全面解除「口罩令」:包括室外、室內及乘搭交通工具時
◆高危場所(如醫院、診所等):透過「行政措施」要求員工、訪客佩戴口罩
◆院舍:「強烈建議」職員及訪客佩戴口罩
◆學校:無須強制佩戴口罩,惟小學、幼稚園和特殊學校學生仍需每日快測至3月15日
除罩理據:
◆疫情受控
◆已建立廣泛和全面的防疫屏障
◆醫院、老人院和學校沒爆發
◆病毒變異沒大影響
◆冬季流感高峰期接近尾聲
資料來源:行政長官記者會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專家之言】搭車去人多地方 老幼宜「戴多一會」
多名防疫專家表示,目前是取消口罩令的合適時機,但由於市民、尤其兒童過去三年在口罩保護下遠離病毒,免疫力較弱,逐漸回復無罩生活,或容易感染包括新冠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故建議幼童、免疫力弱人士及長者等,初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到人多擠迫的地方,及醫院診所等,最好繼續佩戴口罩,以及注意手部衞生。而小學生習慣戴口罩,一旦不戴或有焦慮情緒,呼籲家長和學校尊重學生個人選擇,勿歧視繼續戴口罩的學生。

許樹昌:留意新變種毒流入
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昨日於電台節目表示,沒有百分百絕對安全的時機來解除口罩令,現時香港新冠疫苗的接種率高,亦有不少人曾感染新冠病毒,免疫屏障高,現在是適當時候除下口罩。但政府仍需繼續留意會否有新的變種病毒流入。歐美、澳洲及新西蘭等地,去年解除口罩令之後,都出現冬季流感爆發,香港要密切留意6月至9月夏季小流感高峰,會否出現疫情爆發。
他說,「過去3年市民長期戴口罩,很少接觸常見的呼吸道病毒,例如流感、副流感、鼻病毒、腺病毒等,當大眾除下口罩,可能就會容易感染這些病毒。」
他建議市民到高危場所,仍應佩戴口罩。「過去兩星期有兒童感染呼吸道病毒後,出現相對較以往嚴重的情況。以往小朋友染病後多數發燒兩三天,但最近有個案就發燒一星期。」小朋友感染鼻病毒,以往可能只有些上呼吸道病徵,但最近有個案出現支氣管炎,「相信都是由於過去兩三年無接觸過這類病毒,導致免疫力較差有關。」
他建議學生上學,如果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出席校內一些多人聚集的活動,還是繼續佩戴口罩較安全,「除非班房空氣流通,或出席戶外活動,可以選擇唔戴口罩。」
孔繁毅倡院舍戴罩護長者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建議院舍醫護人員、醫院或門診的探病家屬繼續佩戴口罩,保護長者。他指出病毒在冬季較活躍,專家正商討未來的疫苗接種方向,建議一般市民每年入冬前接種新冠加流感疫苗,高危人士包括曾接受器官移植病人、使用抑壓免疫系統藥物人士,一年接種兩次疫苗,「長者及兒童應該可繼續享有免費新冠疫苗接種,一般市民則自費打針」,他建議可考慮引入更多不同的新冠疫苗讓市民選擇,提高接種率。
劉宇隆:不會對醫療造成壓力
另一名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說:「今年冬季流感沒有大爆發,目前新冠病毒亦只有零星散發個案,相信撤銷口罩令一定不會對公營醫療系統造成沉重壓力。」但現時3歲以下幼童一出世就見到所有人戴口罩,3歲至5歲學童亦自幼稚園起一直戴口罩,若不讓他們戴口罩會感到焦慮,建議學校不要強制學生戴或不戴口罩,尊重個人選擇,日後社會亦不應歧視繼續戴口罩外出的市民,「全面撤銷口罩令,將會是全港市民歡迎、萬眾期待的消息。我曾建議分兩步取消口罩令,但一步到位取消亦是好的做法,因為防疫安排的執行應該簡單易明,操作要可行暢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