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15日)是一年一度的觀音開庫日,香港素有「向觀音借庫」的習俗儀式,每年都吸引大批市民參與或圍觀盛會,但你又知不知道「觀音借庫」是什麼?「借」完又是否需要還?

「借」完其實要「還」

觀音借庫是一項香港的民間習俗,每年農曆正月二十六日,善信會帶齊生果、壽金及拜觀音衣紙等祭祀物品,到各大觀音廟祈求新一年的財運,通過上香、化寶(燒金銀衣紙)、祈求後,便可抽利是或是紅卡紙,在紙上將會列出一個金額,今年由3,000萬至10億不等,值得一提的是「借」完其實要「還」,在第二年還願時要把那張卡紙與衣紙一同火化。

今年的開庫日正是明日(16日),吉時由今晚11時開始至正日(明日)凌晨3時。其中最熱門的紅磡觀音廟,善信需前往附近佛光街遊樂場輪候,並依從在場警務人員的指示排隊。開放時間由今晚11時明晚8時。

源於一塊清朝的漂流木

很多人以為觀音借庫是一項源自內地的活動,但實際上卻由本地開始興起。據悉,最早創辦觀音開庫習俗的觀音堂位於上環太平山街,該廟於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創建。

在1818年左右,創辦人鄧家的先祖在岸邊織網時,聽到耳邊傳來觀音天啟,呼籲她要把一塊漂流木視為觀音,上香禮拜,附近的漁民亦跟隨她一同供奉,最終聚眾財力一同建廟。

典故一:觀音化身美女徵婚籌錢

其後第三代傳人鄧倬雲,眼見百姓生活困苦、小孩無書可讀,便希望聚大家的財力作些善舉,據一宗與觀音菩薩有關的故事——「孝子修建洛陽橋」,最終演化為觀音借庫的活動。

「孝子修建洛陽橋」講述一名孕婦乘船時遇上風浪,見情況危急,無可奈何的她惟有向觀音允諾如能脫險,將來誕下兒子,長大後定命令他建橋方便眾生。

後來不但成功脫險,兒子平安長大,更高中狀元。他雖然想還母親心願,但奈何為官清廉無錢建橋。結果此事感動觀音,化身為美女下凡徵婚,聲稱如果有人可以用銀兩擲中她,即可娶她為妻,因而吸引了各路男兒大擲金錢,但無一擲中,最終銀兩堆滿船上,孝子收集後得以興建洛陽橋。

最初時只有祝福吉祥話語

鄧倬雲藉此典故在香港始創觀音借庫,作為興學及善舉。此外,最初的觀音開庫,意在觀音向凡人借庫,大家可以向觀音祈求事事順境,惟當初不會提供有銀碼的「借據」,只會派有傳統祝福吉祥話語的紙條。

典故二:500羅漢向觀音化緣

亦有第二種說法是指觀音開庫是源自羅漢下凡考驗觀音修行的傳說,相傳觀音在人間歷練時,為考驗觀音的善心,羅漢化身500名和尚向觀音化緣討飯,最後觀音於正月廿六大開庫門派齋菜,由此演變成一年一度的觀音開庫習俗。

責任編輯: 蔡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