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倩)香港與內地全面復常通關後的首個周日,「人車直達」的香園圍口岸停車場連日爆滿,出現已預約車輛與未預約車輛逼爆停車場的混亂情況,不少已預約車輛因車位已滿而停泊在行車通道上。特區政府產業署表示,由於部分超時停泊的車主未回來取車,導致停車位供不應求。有立法會議員提出,運輸署應全面採取預約制度,取消「兩溝」,並於口岸附近增設停車位,對於超時停放的車輛採取遞增式逐級收費措施,促使逾時停泊的車主離開。

◆香園圍口岸停車場連日爆滿,一位難求。(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中午到現場觀察,未見有進入停車場的車龍,未預約的車輛均被職員阻攔要折返,部分預約的車輛進入停車場後,由於沒有車位,職員安排停泊在行車通道,導致行車通道變窄,亦有出現一個車位同時擠入兩輛車的情況。

現場職員表示,不會接待未預約的車輛,由於網上系統疑出錯導致超額預約,故預約系統已上鎖,暫時不提供預約服務。超時停泊的車輛,則需支付額外費用,首兩小時為每小時10元,之後每小時收費15元。

已提前預約的車主古先生,昨晨由東涌駛至香園圍口岸,他雖已聽聞香園圍口岸停車場爆滿,但用手機查看路況時,未見該路段有擠迫情況,故按計劃駕車到場,「快來到香園圍停車場時,預約系統才給我發短信說已沒有車位,我還是比較害怕的,因為沒有後備方案,我從那麼遠的地方開車過來。」

車主批太遲發短信通知無位

所幸職員讓已預約的古先生進入停車場,並找到了一個剛有車輛離開的車位,「停(泊)車過程還算順暢,因為最終順利找到車位泊車,但預約系統所給的提示太遲,我都差不多來到才發短信告訴我沒有車位,我覺得處理得不妥當。」他表示不介意將車輛停放在非停車位的地方,「應該都不會有太大的安全問題,最重要的是有位置泊車,不要讓我白走一趟。」

◆停車場職員指揮車輛泊於非指定車位。(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同樣是提前數天預約的車主陳先生,前日駕車到香園圍口岸停車場時,卻被職員阻攔,告知車位已滿,過了一個多小時後他再試圖進入停車場仍無果。他直言停車場對超時停泊車輛收取的額外費用並無阻嚇力,「頭兩小時每小時10元,之後收15元一小時,其實區別不大,難督促那些超時停泊的車主回來取車駕走,仍會對我們帶來影響。」

司機預約「無位」 可獲安排退款

運輸署總運輸主任許家耀表示,已預約車位的駕駛者稍後可獲安排退款,市民可搭乘接駁往來香園圍口岸的巴士路線,包括城巴B7、B8、九巴B9,以及專線小巴59S。他並指出,營辦商會於有需要時加強服務。

新民黨立法會議員李梓敬建議,運輸署應在香園圍口岸停車場全面採取預約制度,取消「兩溝」,「不要出現又有預約、又有非預約情況,只接受預約車輛。」

他提出運輸署加強香園圍口岸每日往來九龍的巴士服務,方便旅客及本地居民使用,而他日前亦建議在香園圍口岸停車場附近農場,尋找合適空位加建停車場。

立法會議員陳月明於社交平台表示,香園圍口岸停車場應加強對車輛的管理,考慮對逾期不離場的車輛採用遞增式逐級收費措施,並加強口岸周邊交通配套建設。

另一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則在社交平台發帖文,直指該口岸停車場逼爆情況,反映特區政府當年設計口岸時只信顧問報告,不聽議員意見,造成今日的惡果。

【特稿】市民在意享「一小時生活圈」便利

新開放的香園圍口岸上周一隨着全面復常通關啟用以來,給香港與內地居民帶來更多便利,使用該口岸出入境人數亦愈來愈多,前日(11日)有7,844人次出入境,較通關首日的2,572人次上升了兩倍;而昨日更有不少本港巿民回港,當中返港市民表示到惠州歡度周末,指出全面通關後北上玩樂十分方便,亦有深圳居民昨日專程來港購物,更有深圳居民昨午來港與親友晚膳後即晚返深,享受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便利。

香園圍口岸開放以來,截至前日累計入境人數已超過2.5萬人次,出境人數則逾3.2萬人次,除方便兩地居民來往外,更為首個「人車直達」的口岸。

昨日下午經該口岸返港的梁先生,上周五與妻子到惠州遊玩,笑言「非常愉快,行程也非常順暢」。他表示,今次到惠州主要是觀光和品嘗當地特色美食,離開前還打包了一些小食回港,「惠州挺好玩,現在全面通關了,過去非常方便,從深圳搭一兩個小時車程就到。」

他坦言今次出遊其實並未事前計劃,「我們沒有提早想定去惠州,知道全面通關後想去就去了,這麼方便,也不用特意去計劃。」

◆ 全面通關後,不少市民享受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便利,想去哪就去哪。(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昨日經香園圍口岸返回內地的深圳居民李先生則表示,他昨早趁周日專程來港購物,「放假所以過來香港買點東西,我自己買了些藥物,也幫朋友買了些護膚品和零食。」

他昨午購物完畢,再經香園圍口岸回去,「現在過來香港十分方便,即日來回也不麻煩,新開的香園圍口岸對我來說也非常便利,因為我深圳那邊住的房子,離這個口岸比較近。」

另一深圳居民曾先生與妻子昨午入境,表示到親戚家吃晚飯,「星期日大家都放假,所以就過來和親戚吃一頓晚飯,打算吃完就返回深圳,全面通關後非常便利,之後周末有空都會過來香港探親或者遊玩。」他指選擇香園圍口岸是因交通費較便宜, 「以前從羅湖口岸去我親戚家,要花40多元交通費,這個口岸我算過只需要20多元,以後來港都會考慮從這個口岸往返。」

復常通關首周日 內地客多區掃貨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香港與內地全面復常通關後,內地訪港旅客日漸增加,前日有超過4.9萬人次的內地旅客經各口岸入境,不少內地訪客都是來港購物,而昨日是全面復常通關後首個星期日,尖沙咀廣東道及上水區再有不少內地旅客到場掃貨,除廣東道各名店外續有排隊入內的人龍外,部分內地遊客亦到元朗區掃貨,元朗大馬路一帶藥房或藥妝店雖未見大排長龍,但不時湧現人潮。有首次來港的內地旅客表示,香港的藥品、護膚品等價格較內地便宜,全面復常通關後來港更方便,手續不太繁複,故下周會再來港購買藥物以便回老家探親。

根據入境事務處的最新統計數字,前日(11日)周末經各口岸入境的內地旅客共有49,338人次,為上周一(6日)取消核酸檢測及不設限額的全面通關後最多的一天,更較全面通關前夕即本月5日的12,023名訪港內地旅客,增加了3.1倍,而前日最繁忙的4個口岸管制站分別為高鐵西九龍站,有10,819人次;落馬洲支線有10,521人次;羅湖有9,099人次;以及深圳灣有7,579人次。

內地訪客增多,尖沙咀遊客區奢侈品店外亦喜見久違了的人龍,有兩手提着都是名店購物袋的內地旅客更聲稱,會花上10萬元血拚。另外亦有不少內地旅客重臨上水,拖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篋購置日用品。藥房或藥妝店林立的元朗大馬路,昨日亦見不少內地客逛街購物。

有早於上周一全面通關已急不及待來港的內地客表示,疫情前曾多次訪港,今次主要是來旅遊,並已到訪多個離島遊玩,亦到旺角等地區逛街,昨日到元朗是購買一些藥妝等手信回去。

有元朗區內藥妝店店員表示,人流較之前增加,但內地客購物未有以往般大手筆,「現在要格價又會嫌貴,不像之前一買買十件,多只是買一兩件。」店員直言過去幾年也未有加價,得悉全面復常通關後,差不多所有產品都提價一兩成,但不少商舖已轉為線上售貨,故對生意前景不太樂觀,能回復以往七成水平也算不錯。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