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蕭瑟
《流浪地球2》和《滿江紅》兩部電影都是投資5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大製作。多家上市公司參與投資的《流浪地球2》單日票房(截至2月9日)超《滿江紅》,總票房已經34.69億元!《流浪地球2》再次榮登單日票房榜首。《流浪地球2》目前的票房佔有率百分比是32.67%,實際上《流浪地球2》票房登頂及周邊產品的火爆在某程度也反映出影視行業的復甦跡象。而郭帆導演透露︰「《流浪地球3》已經有一個基本框架,4年後回來﹗」

影片《滿江紅》上映19天(截至2月9日)票房突破41億元(票房百分比佔31.34%),劇情反轉又反轉,笑料不斷,是絕對切合春節檔,喜劇與懸疑的融合是其在春節檔突出重圍的原因之一。成為今年票房最高的商業大片,張藝謀也再一次刷新了自己導演電影的最高票房紀錄。《流浪地球2》則拿下了34.69億元的好成績,成為2023年票房第二高的商業大片。

沈騰吳京中國影壇票房王
說到劇本的層面,《滿江紅》的原創劇本作者兼編劇陳宇,已經是第三次和張藝謀合作,之前的兩部作品分別是《狙擊手》和《堅如磐石》。這次與張藝謀合作碰撞出什麼新火花?其實在這兩部電影上映前,它們的票房一直都是大家的焦點,《滿江紅》有沈騰,《流浪地球2》有吳京,兩人都是中國影壇的票房之王,到底誰勝誰負?

《流浪地球2》如今突破34億票房大關,距離回本之路漸近了,《流浪地球3》亦提早「出發」!郭帆透露︰「4年後回來見大家。」至於吳京飾演的劉培強在第三部裏要怎麼復活,導演目前也在思考,不排除會從網友們給的海量建議裏尋找靈感。
中國電影可媲美荷里活片
不只是在中國,《流浪地球2》同步在海外上映也取得驚人的成績。《流浪地球2》在北美首周3天票房躋身頭十位後,院線紛紛加場;其他國家的成績也非常亮眼,澳洲第二周票房躋身第7位,新西蘭第二周票房第6名,奪得同期開畫平均單個映廳票房第1名;在英國也成為了近15年來上映首日票房最高的華語電影。證明這部電影得到認可,中國科幻大片正在逐步邁向國際,讓大家看到中國科幻片的實力。儘管早前《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對《流浪地球2》做出極不客觀的評論,可是並沒有影響到海外對《流浪地球2》的好評,海外權威電影評論平台「爛番茄」好睇指數就有79%!海外票房至今(資料顯示日期截至2月8日)累計約800萬美元(相當於港幣6,240多萬元),打破了中國科幻電影在海外戲院上映的多項紀錄。華語影片能夠在海外地區獲得認可並不容易,《流浪地球2》正逐步打破偏見,中國出品的電影也能夠做出媲美荷里活的科幻大片。

國產科幻片走出康莊大道
《流浪地球》系列已經成為了中國影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背後是全民的支持,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撓中國科幻產品的崛起,若干年後,談及中國科幻產品,《流浪地球》必然還會被提及,它已經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流浪地球2》雖然一開始票房一般,但能看得出來片方把錢都花在了製作和特效上,太空電梯和無人機大戰等,讓觀眾們對國產科幻片更有信心。《流浪地球2》的第一目標是要拍出讓國人喜歡的科幻系列電影,要給國產科幻片走出新的康莊大道,更要對得起眾多影迷4年的期待,有沒有進步,好不好看,這才是《流浪地球2》的終極目標,考慮票房因素卻只是其次,拍攝長達7個月,製作成本在6億到8億元,加上宣發費用整體成本在10億元左右,匯集了中國最優秀的電影人,凝結了最尖端的科技,拍出了跨時代的作品,並在最熱的檔期裏,那麼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呢?原來本該是兩集的作品,郭帆選擇將其合二為一,《流浪地球2》講述了4次太空危機,分別是2044年太空電梯危機、2065年月球危機、2075年木星引力危機和2078年太陽氦閃危機。
導演最感興趣只拍科幻片
2月7日,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的票房已經達到34.69億元,影片的全國路演也結束。導演郭帆被問到如果不拍科幻片,會對哪種類型的電影較感興趣時,郭帆導演堅定地回答完全沒有想拍其他類型,就是只拍科幻片。被問到電影的創作過程時,郭帆導演表示,電影《流浪地球2》是根據劉慈欣老師原著中的一句話「我們相信可以再次看到藍天,鮮花掛滿枝頭」延伸而來。改編的方向以電影為依歸,最主要是展現角色和情感。郭帆認為電影與劉慈欣原著的核心並沒有改變,就是他們帶着地球去流浪,這背後有一個非常深厚的文化屬性,這是整個影片的靈魂,電影把現今的算法、數字、虛擬的東西加進去,例如小說裏寫的地球派和飛船派的鬥爭變成了現實和虛擬之間的爭鬥等。
電影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拍攝《流浪地球2》還是一條探索電影工業化流程的過程。導演郭帆表示,影片有3,300個視效鏡頭,創作過程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大批量的生產,他們做視效的核心其實就是是否有這套流程,是否可以承載上千個鏡頭的生產,電影工業化流程仍然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生產規模擴大之後,現行的工業流程已經不匹配了,不再適用,又變回投石問路的狀態。郭帆表示今次拍攝現場就有20多位來自電影學系的實習生,分布在不同部門,都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把錯誤記錄下來,看看能不能整理出符合國情的工業化電影流程。郭帆導演表示:「把電影工業流程和藝術管理經驗完整記錄下來並進行研究整理,希望能為後來者的電影創作提供經驗。我相信,一茬接着一茬幹,未來電影人一定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中國電影也一定會愈來愈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