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靜 凱雷 北京報道)隨着微軟、谷歌、百度等行業巨頭紛紛下場,AI聊天機械人ChatGPT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內地用戶使用微信等小程序登陸時,發現搶「頭啖湯」的公司紛紛推出仿版。不過記者註冊使用發現,諸多仿版內容錯誤百出,品質堪憂,但搶「商機」卻毫不手軟。

一款在內地用戶中流行的ChatGPT仿版推出層次豐富的使用「套餐」,從9.9元到999元,但智能程度讓人「大跌眼鏡」。內地網民紛紛表示,希望百度等優質平台盡快推出自有知識產權的國產聊天機械人,不希望被這些山寨版「割韭菜」。

據內地媒體報道,近日,不少想要嘗鮮又苦惱於註冊流程複雜的用戶發現,一不小心已經被各種「仿版」ChatGPT包圍。這些提供類似服務的商家中,有的是通過技術手段開發接入ChatGPT平台並賺取利潤的「二道販子」,有的則是如同「康帥博之於康師傅」一般的山寨賬號。一些以ChatGPT命名的微信公眾號或者小程序,其大部分內容是ChatGPT的使用或註冊教程。還有一些號稱鏈接ChatGPT的對話賬號,還沒聊幾句就開始引導用戶付費。

這款ChatGPT仿版在內地網民中頗為流行,收費菜單覆蓋相當廣,繳費者眾。

在微信平台上,記者在搜索框內輸入「ChatGPT」,就能看到「ChatGPT AI」、「超級AI」「Chat人工智能問答」等多個搜索結果,記者進入了其中一個在內地網民頗為流行的以「ChatGPT」命名的微信服務號,進入聊天窗口後,對方直接發來了「您好,這裏是ChatGPT,請直接向我提問」以及服務菜單入口。該平台提供五級金額的「對話額度」,如9.99元20次1月有效、199.99元3000次1年有效,最高檔為999.99元無限次對話額度,一年內有效。

記者付費後體驗問及問及香港文匯創刊於哪年時,其ChatGPT的回答竟然是「1929年」,錯得離譜。實際上,1948年,民革中央決定以文匯報為民革中央機關報,香港文匯報正式創刊於1948年9月9日,由李濟深、何香凝、蔡廷鍇等民主進步人士聯合徐鑄成等著名報人共同創辦,郭沫若、茅盾、千家駒、翦伯贊、柯靈、胡繩等均參與初創時期的採編工作。

記者向一款仿款提問大公報、文匯報創刊日期,回答錯誤百出。

問到香港大公報創刊於哪一年,ChatGPT的回答是「大公報創刊於1903年」,實際上作為中國乃至全世界至今仍在出版的最「老」中文報紙,《大公報》創刊於1902年6月17日,2022年迎來創刊120周年,相對而言,「1903年」這答案已較接近,但仍是錯誤。

記者提問香港面積時,ChatGPT給出的答案是1104平方公里。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官網香港概況介紹中提到香港的陸地總面積為1114.35平方公里。

有其他媒體前日報道稱,當問及北斗七星是哪七顆星時,其ChatGPT當時的回答竟然是「這個問題太燒腦了,ChatGPT一時沒想出來」。本報記者試用時,問及相同問題時,其答案為「北斗七星是比較亮的七顆星,分別是………..」回答完整無誤,看來這些「仿版」也在不斷迭代進化中。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