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粵港澳航空醫療救援高峰論壇深圳召開。(香港文匯網記者郭若溪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2月1日,第一屆粵港澳航空醫療救援高峰論壇暨深圳大學總醫院第五屆急救與救援醫學高峰論壇在深圳召開。論壇以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航空醫療救援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由深圳市醫學會與深圳大學總醫院主辦,市醫學會急診醫學專業委員會、應急與災難醫學專業委員會協辦。

專家組實地調研航空醫療救援基地。(香港文匯網記者郭若溪 攝)

專家組首先前往航空醫療救援東部通航,就5G技術在救援直升機應用、航空醫療救援培訓等展開實地調研。東部通航董事長趙麒帶領專家組成員參觀了醫療救援構型直升機及醫療直升機「空中ICU」設備,並分享航空醫療救援具體應用和實踐經驗。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快推進航空救援標準體系建設、促進航空救援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提升航空應急救援能力。深圳市衞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到,要建設國家級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國家中醫疫區防治基地和航空、海上、陸地緊急醫學救援基地,依託高水平醫院建設規範化的緊急醫學救援隊伍和航空緊急醫學救援站點。航空應急救援大有可為。

專家組實地調研航空醫療救援基地。(香港文匯網記者郭若溪 攝)

學術交流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薑保國致辭時表示,航空應急救援能力是一個國家社會公共服務水平,綜合實力和現代化程度的體現,關係國計民生。縱觀我國航空醫療救護發展現狀,我國急救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航空醫療救護行業還需要進一步的發展。

天津大學應急醫學研究院院長侯世科教授從災害醫學出發,論述了發展航空醫療救援對於災害應急救援的重要作用。與會專家們從急危重症救治或災害救治專業內容交流、政策體制解讀、具體案例或實施經驗分享等角度,為大灣區立體化救援獻言獻策,探討航空醫療救援經驗,為提升大灣區立體化醫療救援效率、滿足市民對急危重症救治的需求獻言獻策。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