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年年「春晚」,年年被吐槽,卻也年年觀看人次破紀錄。這是正常現象。有期望,就有批評;有批評,才有進步;結果,這個節目就這樣長期保留下來,成為從全國人民到全球華人除夕晚穩坐家中等待的節目。

據報今年「春晚」全媒體累計觸達110.11億人次,乃接近中國人口的8倍!顯然,這個長壽節目已從以往娛悅大眾的功能發展為凝聚全球華人心靈和展示中華文化之美的平台。

對香港人來說,最關心的往往是,有哪幾位香港演藝人參與,成龍大哥似乎年年少不了,而且都是帶動者角色,引領後輩高歌,今年就跟包括17歲的香港歌手炎明熹在內的一群年輕歌手同唱《青春向太陽》;李克勤則和孫楠二重唱《給所有朋友們的歌》。

這幾年,由於疫情,人與人的直接溝通和交往少了。可幸,現代科技填補了部分空隙,也令近年的春晚舞台設計予人耳目一新,多了摩登感,這在去年兩個結合了傳統文化的《只此青綠》舞劇選段和《憶江南》創意詩劇中最突出,也成為話題之作。但也因為有了去年的「驚艷」,對今年同樣展示傳統色彩之美的創意節目《滿庭芳·國色》和《五星出東方》舞劇選段之漢舞《錦繡》就少了點驚喜,雖然仍然覺得很美。

今年春晚的藝術科技感很強烈,多場節目都充分運用了前沿科技,打造惟妙惟肖的虛擬舞台,不但令地球的距離拉近,比如由「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歌手在當地演繹其祖國歌曲的節目《一帶繁花一路歌》就打破地域限制,最後更同唱中國民歌《苿莉花》,特別有意義;其他節目的歌舞樂表演者也在雲技術搭建的「橋樑」上同台演出,展現跨時空力量。

雖然如此,我還是喜歡看春晚的傳統「小品」,因為比較接地氣。過去幾年以賈玲、張小斐等的「小品」較受關注,今年她倆缺席,卻令另一對搭檔「沈馬組合」冒起,當然,沈騰、馬麗等並非今年才出現,但這次的小品《坑》以輕鬆幽默方式鞭撻官僚懶政陋習現象和社會奉承文化,促人反思,卻是不可缺少的節目。

春晚歷史悠久──從1956年首次以紀錄片形式播放的《春節大聯歡》算起,已有67年歷史;若以改革開放後1979年錄影播出的《迎新春文藝晚會》計,也有44年;再到1986年,央視在除夕夜以現場直播形式舉行並定名為《春節聯歡晚會》至今,也37年了。隨着機構改革,「央視春晚」也易名為「總台春晚」。但無論如何,作為逾半世紀又影響日大的「保留節目」,人們有理由對它有期望:年年有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