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老祖宗說,瘟疫不過三(年)。3年了,病毒仍在,但瘟疫已去。人類終將要與病毒共舞。

但3年來的體驗和搏鬥,很多事情都變了,聰明的人類也學會如何跟病毒鬥爭和相處。這期間,我們多虧了一個重要媒介──人人臉上的口罩!

是它,輕輕薄薄的一塊紗布,曾經是那麼不起眼,那麼微不足道,甚至那麼令人厭惡,叫人抗拒。但狡滑的病毒不斷變種、變身,人類開始發現,這塊不起眼的紗布的重要性。

3年了,一下子要解封了,特首公布取消多項防疫措施──幸好,不包括「口罩令」,令人鬆了一口氣。

被封3年,有點不習慣自由,當然,也不敢除去口罩。我們已習慣了被它保護。

3年來,我們每天戴着它,出街出門,上班下班,也每天更換。不少人從最初的抗拒,到慢慢習慣,到欣然接受,到不可或缺,從保護自己到保護他人,到保護社會。

以前,只在生病時,或到醫院探望病人時,或處身污染的環境中,或有惡臭的味道時,我們才想起它,才用得着它。但3年的相處,它成為我們的日常,漸漸地,這件預防工具成為我們身上一件衣裳,為我們護體、遮瑕、保暖,甚至裝飾;再漸漸地,它成為陪着我們的好夥伴,成為我們依賴的好朋友。

3年前,價廉物不美的它,一度成為搶手貨、有錢買不到的奢侈品;幾度變身,又成為最平民化的日用品;再進一步,它成為物美價廉的裝飾品。

愛美的人兒把它設計得五花八門,為它繪上美麗的圖案,賦予各種絢爛色彩,更把它設計成各種形狀;商家們用它來發財,家長們用它來哄孩子,藝術家從它身上得到創作靈感。

曾經,我們譏笑過中東女人長年戴着面紗,在大熱天裏把自己包裹起來;曾經,我們看到戴着口罩的人,會躲得老遠;但在過去3年,這一塊小小的口罩以其微薄之軀,為我們擋住了病毒的侵襲、傷害;又以輕巧之態,舉重若輕地應對嚴重的疫情,令我們感到安全、安心。

雖然,生活終究要復常,人類終究要除下口罩,它也終將完成歷史使命,各自重返原來的位置。但是,3年的朝夕相處,在人類最脆弱、地球最危險的時刻,它曾經發揮的作用、作出的貢獻,會永遠留在歷史記憶中;人類不會忘記這位好朋友,無論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