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香港航天科技集團衛星智能製造中心(中心)技術總監胡明遠異常忙碌。位於將軍澳創新園內的部分實驗室剛剛完工,設備測試計劃安排得滿滿當當。

「順利的話,整個中心會在明年6月份之前落成。」胡明遠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建成投產後的中心具備衛星設計製造協同、機電熱高效集成裝配和智能化產線管控等眾多功能,從基礎產品配套到整星檢驗合格,香港將擁有全產業鏈製造衛星能力。

「我們是柔性化、批量化、智能化生產,每年大概能產200顆左右的衛星。這是真正在香港生產落地的衛星,有香港ID的概念。」胡明遠自信滿滿地說。

圖為香港航天科技集團設在將軍澳工業區的數據技術中心大樓(左)及製造業中心大樓(右)。(香港文匯報資料圖片)

近年來,香港航天科技產業發展迅猛,除了成立香港第一家以星鏈工程和衛星精密製造為核心的香港航天科技集團,還加入了國際宇航聯合會。更在去年成功發射了第一顆屬於香港的衛星——「金紫荊一號」。

而這些重大成就、亮點成果的出現絕非偶然。

「全力以赴」,這是香港首位參與研發中國航天儀器的科學家、香港理工大學深空探測研究中心主任容啟亮給出的回答。

過往十年間,這位香江「老將」曾多次帶領團隊參與國家重大深空探測任務,從「嫦娥三號」到「天問一號」,從奔月到探火,他發現,香港要有所發展,就必須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依託內地資源,與內地優勢互補,才能走得更遠。他回憶,「二十多年前,資助很少的。真的要成果上了天,才有多一點資助。」容啟亮觀察到,香港近些年對科研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受到的資助力度也越來越大,「國家更首次在港澳地區選拔載荷專家。」在他看來,這是國家對香港的一以貫之的支持和信任,也是對香港科創發展的鼓勵與肯定。

在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總裁葉成輝眼中,這向香港業界及有意投身創科的人,傳遞了積極信號。「眼前就是創科的康庄大道,發展創科會是香港另一個重大經濟引擎。」

但是,翻查香港考評局數據,記者發現,2022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考試報考人數中,選擇信息及通訊科技科的學生有5492人,而設計與應用科技科的考生僅僅454人。再看報考經濟科卻高達11877人,企業、會計及財務概論科也有9414人。

面對這樣的尷尬境況,葉成輝認為,「引入海外專才是捷徑,但培育本地人才,推動STEAM(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基礎教育普及化、倡導全民創科思維,才能為香港持續提供創科人才。」

「到香港求學的人其實不少,只是最終很多人選擇離開。」香港立法會議員邱達根則認為,要從根源上突破香港創科發展的障礙,要「引進人才」、「培養人才」,更要「留住人才」。「並非只吸引一位優秀人才到香港,而是吸引整個工作團隊、整個企業在香港發展,從而能提供足夠多的優質的企業工作機會,才會有更多人願意留下來。」

回顧2022年,國家在港選拔載荷專家上太空,施政報告和創科發展藍圖相繼公布,「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正式啟動,香港科技創新聯盟、香港創科教育中心等陸續成立,「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推出優化措施……到現在,香港科創界的就業人數,已經從2015年約3.7萬人增加至超過4.5萬人;初創企業數量,由2015年1000多家增加至超過4000家。香港步入了科技創新全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國際創科中心將成為繼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之後,香港又一個點亮城市未來的風向標。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