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有心唔怕遲!」有志成為警察的大學生投考途徑越來越便捷。香港警方近年積極擴展招募層面,明年將以「學生群組」為招募目標,吸收本地、內地或海外香港學生加入警隊。上月,警隊招募組破天荒在內地大學校園內啟動「招募快線」,率先在廣州暨南大學及泉州華僑大學,針對應屆畢業的香港學生展開招募,吸引106人申請,其中34人通過體能測試、最後會面等初步遴選,有望回港進行餘下遴選程序,最快明年8月加入警察學院受訓。警方表示,今次到內地招募效果理想,亦為警隊開拓一些新的大學接觸點,包括廣東省或以外大學的聯繫,讓未來的招募策略得到延續。
警方今年9月至10月重返香港11間大專院校宣傳招募,並接獲300多個申請。上月,警方首次派出19人的「招募團」,包括面試及體能考官,於11月7日至11月27日到在港生集中的暨南大學及華僑大學設立「招募快線」,更特意從香港帶同特別設備,借用校方課室及運動設施作考試場地,而招募標準跟在香港完全一樣。
遴選環節濃縮至兩三日完成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工作團接受防疫隔離的時間由「7+3」改為「5+3」,行程計劃及遴選時間有所變動,令部分有興趣學生無法預留時間參與。雖然行程短促,但在校方配合支持下,仍取得理想效果,令以往在香港需要至少兩個月才完成的遴選環節,現在可濃縮到兩三日時間完成。
工作團在廣州暨南大學石牌和番禺校園各停留2日,在泉州華僑大學則停留3日,招募目標是應屆畢業的香港本科生或研究生,招募講座共吸引912人次參與,其間收到106份申請,職位包括警員、見習督察及輔警。
在即場的面試及體能考核後,有54人通過警員最後面試,其中34人同時也通過體能測試。他們將於明年8月前回港完成餘下流程,包括背景審查、體格檢驗、通過國安法及基本法考試後,就可以加入警隊受訓。
對警隊工作團在疫情下前來校園辦宣講會、擺攤位,不少港生深受感動。就讀暨南大學的四年級港生郭煇煌說,他加入警隊的部分原因是因為警隊福利及薪酬都不錯。回香港後,他只要通過體檢及背景審查,就可以入職警隊。
香港警務處人事部招募組警司陳純青表示,今次到內地兩間大學招募港生,並同時為正就讀大一至大三的港生同學提供基礎培育,撒下日後投考警隊的種籽,又希望透過活動與內地的學生組織增強聯繫,了解他們升學及就業情況、對香港警隊的興趣,從而定立未來的招募策略等。
警司讚內地港生個人素質佳
根據規定,任職公務員必須為香港永久性居民,這個政策不變,所以今次招募對象也是在內地讀書的港生,「愈來愈多的香港學生選擇到內地升學。他們對於國家的認識,在本科的時候,至少有四年在內地生活。他們的個人質素,包括可能是紀律方面、個人對於國家的認識,及個人的價值觀,跟警隊都非常之相配合。」
陳純青說,是次招募活動可以看到內地港生的個人素質非常好,對服務社會的心態很堅定,從考生在遴選過程、小組面試中表現出來。自己對他們充滿信心,相信他們絕對可勝任警務工作。其間,警方還收到234份參加「警隊學長計劃」的申請。
他強調,警隊會採取積極的招募策略。不論本地、內地或海外的香港學生,只要他們有興趣,與警隊價值觀相近,都可以加入警隊。在疫情前,警方曾在北京、上海、倫敦、多倫多、悉尼舉辦招募講座,現初步計劃2023年5月及11月再到內地的大學設立「招募快線」。

「警募大使」耐心講解 增港生投考信心
香港警隊首次在內地兩間大學開設「招募快線」,吸引近千名學生參與招募講座,很多學生爭先與香港警員合照。有學生對投考遴選環節有疑問,又擔心不合格,兩名「警募大使」曉輝及樂怡本着「主動出擊,行多一步」的招募心態,耐心地為學生解釋投考重點,大大提升港生投考信心。本身為暨大校友的女警樂怡說,工作團在校園內開設攤位時,很多師弟、師妹都主動上前查詢。雖然今次招募只針對應屆畢業生,但很多大一至大三的香港學生都表示有興趣投考,希望工作團明年再來。
目前駐守新界南衝鋒隊的「警募大使」曉輝,14歲時由內地來港讀書,2018年加入警隊。他表示,「很多學生有不同的擔憂,包括在不同投考環節不合格,我就耐心講解每一個環節的重點,提升他們的信心。」
曉輝形容,內地港生對警察工作充滿熱誠及興趣,令人十分鼓舞,又覺得內地港生較有優勢,因為他們以留宿形式過校園生活,相對同齡人更懂得自律及照顧自己,也更容易適應警隊未來27周的留宿訓練。
另一位「警募大使」、目前駐守秀茂坪軍裝巡邏小隊的女警樂怡,於2019年在暨南大學旅遊管理學系畢業後加入警隊 。「我由一名大學生成為一名警察,作為警募大使返回母校,覺得很榮幸及有親切感。」她回想起當年沒有內地招募快線,亦沒有警隊「學長計劃」,只能自己上網找資料,在準備投考時也感到吃力。現在情況就大不同了,師弟師妹可透過招募快線,不但增加投考機會,也可縮短遴選流程,令他們加入警隊的道路更加平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