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經典果然經典,並非虛傳,而是經得起歲月的「千錘百鍊」。無論是一個品牌,還是一齣戲。日前看香港話劇團正在上演的何冀平作品《天下第一樓》,感覺豈止是經典,簡直是驚艷!

自1988年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北京人藝)首演以來,至今已演出超過600場,這齣被譽為「當代現實主義經典」話劇不但打破了北京人藝劇目演出場次最多的紀錄,更與老舍的《茶館》、曹禺《雷雨》等齊名,並列北京人藝經典劇作。

雖然是慕名而來,但此番卻是由香港話劇團以廣東話演出,如何在保留原著「京味」以及劇本完全不改動的基礎上滿足今日香港粵語觀眾的口味,是對話劇團導、演等「再創作」的考驗。從筆者觀看第二場的觀眾反應和個人感覺,演出是成功的。

劇情很簡單,講的是京城百年烤鴨店「福聚德」的一段「風雲故事」。老店年久待修,慘淡經營,老掌櫃兼東主(周志輝飾)因病退居幕後,本擬將店務交給兩個兒子(劉守正、歐陽駿飾)打理,但兩位少東一個好戲,一個尚武,不務正業。老掌櫃不得不聘請外人盧孟實(謝君豪飾)來打理。

精明能幹的盧孟實臨危受命,卻處變不驚,幾年內將「福聚德」扭虧為盈,搞得有聲有色。難免樹大招風,惹來風言風語,兩位少東不憤其功高蓋主,諸多刁難,劇情也就此展開。劇情雖然圍繞一間食店權爭,但通過進出食店的各色人物及其對話、背後關係,盡見民初社會風情和眾生相,揭示出兵荒馬亂時代的人間滄桑。

何冀平是說故事高手,她以不動聲色的筆法,將上場的每一個人物的形象、性格乃至心態都寫活了。雖然大掌櫃盧孟實為主角,但劇中每一個角色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形象鮮明生動,個性特徵突出,他們各司其職,做好本分,背後又各有故事。

首先出場的烤爐師傅羅大頭粗魯剛烈,二掌櫃王子西唯唯諾諾,堂頭兒常德老實安分,還有吊兒郎當的落難王爺後代克五。演員們都拿捏精準,演得活靈活現。

戲中唯一的女角、胭脂巷妓女洛英由黃慧慈飾演,她以盧孟實的紅顏身份出現在這家幾乎全男班的老店中,周旋於一堆大老粗般的廚房工、油腔滑調的食客和惡形惡相的錢師爺和官警中,出場不算多,卻每每一言兩語就把人打發。

故事很古,服裝、布景自然也要古,惟古中有味,耐人咀嚼。尤其是台詞,句句精雕細琢,簡潔又地道。在第二幕中,由常貴猶如唱戲般,把十幾道嘉饌有板有眼地一口氣道來,把一位忠臣的活脫脫形象呈現人前,令人拍手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