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信息時代,「朋友圈」就像一個「複雜」的小社會,除了親朋好友分享的日常生活,也有不少誘人入坑的不實廣告和詐騙信息,大家一定要留意分辨,避免上當受騙。

常見的朋友圈詐騙類型

1、代購詐騙

朋友圈內常見的一種詐騙,海外代購在朋友圈內發一些低價或是國內沒有的大牌商品吸引你購買。當你向所謂的代購轉賬付款後,就已經落入騙子的圈套了。

2、二維碼詐騙

「商品二維碼」其實是一種手機木馬,常見詐騙者以商品為誘餌給用戶返利,再發送商品二維碼,實則為木馬病毒。一旦安裝,木馬就會盜取用戶的應用賬號、密碼等個人隱私信息。

3、盜號詐騙

詐騙者盜用學生的微信竊取個人信息,偽裝成本人向父母和親朋好友等索要錢財。

4、求職詐騙

某些招聘信息以極高的月薪和優厚的待遇吸引你上鉤,當你想要應聘時,對方會要求你買充值卡等方式來交一筆介紹費,實則對方收到轉賬後就會將你拉黑跑路。

5、微信點讚

微信點讚拿獎品,看似只是一個簡單的操作,其實對方可以通過你的點讚盜取你的個人信息,實施詐騙。

6、抽獎詐騙

抽獎者會聲稱中獎率100%來吸引你,然後通知你獲得獎品,需要你付郵費,其實根本領不到獎,卻被騙了郵費錢。

法律在線

2022年9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表決通過,並自12月1日起施行。在從事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人員的處罰方面,全面加大了懲處力度。除了《刑法》中規定的,比如「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等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承擔刑事責任外,對尚不構成犯罪的,新規定了專門的行政處罰。包括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和拘留;也規定了對造成他人財產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對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人員,要納入信用記錄黑名單,對前往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嚴重地區,且出境活動存在重大涉詐活動嫌疑的人員,以及因從事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員,可以限制出境。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