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香港昨日新增10,137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是3個月以來再次破萬宗。大廈污水病毒含量近日逼近今年3月初第五波疫情的水平,顯示實際感染人數或比呈報的還要多。流感病毒亦同時殺到,與新冠肺炎病毒夾擊幼童,3名感染新冠肺炎的兒童以及一名感染流感的兒童病情一度惡化,當中只有兩人近期曾接種新冠及流感疫苗,但都因為劑次未齊,或者新近接種未及產生抗體而未獲疫苗保護。醫管局呼籲家長盡快為子女接種足夠劑次疫苗。

醫管局港島西醫院聯網、兒童及青少年科副顧問醫生邵嘉嘉昨日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目前有70多名11歲以下確診兒童在公立醫院留醫,當中3名確診新冠肺炎的兒童以及一名感染流感的兒童情況較嚴重。
當中一名過往健康情況理想的5歲男童上月13日曾接種一針復必泰疫苗,由於未打齊兩針,抗體不足,本周一(11月28日)新冠快測陽性,其後病情惡化,兩天後的凌晨被送往大埔那打素醫院急症室,再轉送威爾斯親王醫院兒科深切治療部,其間出現腦水腫,目前情況危殆。
而一名12歲女童本身是長期病患,本周日(11月27日)因發燒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求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情況一度嚴重,要入住兒科深切治療部,經搶救後,目前情況穩定。
此外,一名22個月大男童,早前發燒,3天後才到私家醫院求醫,確診新冠肺炎,心臟一度停頓,昨日轉送伊利沙伯醫院,病因需要進一步了解,目前情況危殆。
除了新冠病毒,流感也威脅兒童健康,一名3歲男童新近接種流感疫苗,趕不及產生抗體已感染甲型流感,前日被送往伊利沙伯醫院,病情持續轉差,需要用呼吸機和強心藥,昨日轉送往兒童醫院深切治療部,目前情況危殆。

兒童一旦感染或有嚴重併發症
邵嘉嘉表示,兒童難以遵守防感染措施,染疫風險較高。一旦感染有可能出現壞死性腦炎、嘶哮症等嚴重併發症。若患童腦部受損,將來康復後亦可能產生中、長期後遺症。臨床數據證明,接種新冠和流感疫苗後能有效降低重症率,以及後遺症風險,但必須打齊及預留足夠時間產生抗體。
她強調:「目前已開始冬季流感高峰期,香港很可能被新冠和流感夾擊,兒童即使現在接種疫苗,亦需兩周以上才能產生足夠抗體,家長莫再猶疑,應盡快帶子女接種新冠和流感疫苗。」

醫衞局:若疫情續惡化 或收緊防疫措施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反彈,過去一周每日平均新增8,582宗確診個案,較對上一周上升8.4%。過去一周共115名確診者離世,較上一周增加47.5%。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表示,疫情上升,目前不宜放寬現行的社交距離措施,她強調特區政府不願走回頭路,但若疫情持續惡化,令公共醫療不勝負荷,大量需留醫的新冠和非新冠病人得不到及時治療,特區政府不排除再度收緊防疫措施。她強調,政府將大力推高「一老一幼」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種率,以降低入院和重症風險。
日均新增340人入院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於昨日疫情記者會表示,過去一周住院人數逐步增加,近日有2,700人入院,每日平均新增340人入院,安老院入院人數亦增加,佔整體18.6%,較上月初的11%明顯上升,嚴重及危殆人數亦已升到120人。當中63%入院病人與感染新冠有關,其餘是由於其他疾病或意外入院治療。
由於冬季流感高峰期即將來臨,醫管局已啟動第二階段應對方案,將隔離病床由1,200張增加至2,000張,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增加100張病床,亞博館新冠治療中心進入備用狀態。若入院人數持續增加,將繼續抽調人手和資源應對,其他非緊急服務將受到影響。他呼籲市民感到不適應盡早快測,若確診盡快到指定診所求醫,或遙距診治,有需要會獲發新冠口服藥。
李夏茵形容,新冠病毒十分狡滑,傳播性強,市民要加強自我保護。她強調,政府堅持精準抗疫、科學抗疫,希望加強市民防疫屏障能力,特別是「一老一幼」,應盡快打齊新冠和流感疫苗。
至於防疫措施,李夏茵表示現階段不宜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及入境限制,目前亦未走到要收緊防疫措施的地步,「但如果情況真的惡化,例如好像有些地方如加拿大,如果有另一種病毒,例如新冠病毒加流感,再加上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我們要再收緊並非因為新冠,可能因為有其他因素導致,我們不會完全排除這個可能。不過這刻未到這地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