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雕像(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 王莉)今年正值明代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誕辰550周年。為探尋陽明心學的內涵價值和現實意義,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共鳴」為主題的世界陽明學大會日前在「陽明故里」浙江餘姚開幕。

為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貢獻中國智慧

出生於浙江餘姚的王陽明是中國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其創立的「陽明心學」倡言「知行合一」、「致良知」,不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更廣泛影響了海外的思想界、文化界。「我們紀念陽明先生就是要傳承和弘揚萬物一體的天下情懷。」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綱表示,陽明心學是一架溝通世界的橋樑,我們要從中找到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共鳴,弘揚其蘊含着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為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世界陽明心學大會」餘姚開幕,探討陽明心學現實意義。(受訪者供圖)

「在王陽明的理政視域中,『治心』始終是第一要,『治心』是『治世』的基礎和前提,以『治心』實現『治世』。」中國明史學會會長,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國學院院長陳支平在大會上指出,1517年王陽明赴贛履職,剿匪平亂,在維序有法、治亂有方、安民有度的執政實踐的同時,規範倫理道德、昌明心學、教化移俗,僅用一年多就基本完成戡亂靖綏。「從中我們不難看到王陽明以心治世、以良知政治和以德治國的儒家治政治世情懷,其理政思維無處不閃爍着陽明心學的智慧和光芒。」

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國學院院長朱漢民認為,王陽明的「一體之仁」為當代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思想資源。「中國是有着五千年延續文明的國家,今天的中國之所以能提出和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以應對、解決現代世界面臨的政治分裂、經濟分離、軍事對抗等一系列問題,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中有中和、共生、仁道的傳統,特別是『一體之仁』的深刻哲學。」

王陽明故居(受訪者供圖)

活化「知行合一」 「好人」層出不窮

餘姚市委書記傅貴榮表示,作為王陽明的祖居地、出生地、心學思想的萌發地和重要傳播地,近年來,餘姚充分汲取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思想精髓,深挖陽明文化當代價值,堅持把陽明文化浸潤到文化強市建設的方方面面,推動陽明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

據了解,截止目前,餘姚共產生了 438 例「餘姚好人」、119 例「寧波好人」、33 例「浙江好人」,13 人榮登「中國好人」。

責任編輯: 蔡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