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電公布新電價,明年1月新電費與今年11月相比,中電加價約6.4%,港燈則加價約5.5%;而按年度計,與今年1月份的淨電費相比,中電加幅約19.8%,港燈加幅更高達約45.6%。本港疫情未退、經濟尚處復甦階段,兩電因燃料調整費持續飆升而整體電費大幅上調,對小商戶和基層市民的影響可謂巨大。兩電應負起社會責任,撥出更多利潤紓緩加價壓力,與市民共渡時艱;政府亦應考慮推出更精準的電費補貼,減輕中小企經營、基層市民生活的負擔。特區政府、兩電更應加強與內地合作,優化本港的能源供應結構,開拓多元化能源供應渠道,減少本港電費受國際燃料價格暴漲的影響,努力壓低本港電費加幅。

電費與民生百業息息相關,疫情下各行各業元氣未復,兩電加價無疑等於雪上加霜、百上加斤。此次加價與11月比較。中電加幅6.4%,港燈加幅5.5%,表面看似乎不算高,但實際上兩電燃料調整費今年以來持續飆升,遠遠拋離本港家庭入息升幅。本港電費由基本電價加燃料調整費組成,基本電價因為利潤管制協議而受到規範,燃料調整費則以實報實銷方式,由用戶向電力公司支付。電費大幅飆升,處於社會最弱勢的小商戶、弱勢用戶,沒有能力再轉嫁增加的開支,只能無奈承受,經營、生活的壓力更大。

社會上不少意見均指出,利潤管制協議其實令電力公司穩賺不賠,即使國際燃料價格上升,電費成本最終由企業和市民等用家來承擔。合理的做法是,既然兩電賺取的利潤不變,那麼在如今經濟不景、民生仍處艱難的情況下,兩電作為公共事業不應置身事外,而應分擔燃料費開支的增加。雖然兩電都撥出款項作「電費補貼」和「節能基金」,承諾為中小企和弱勢用戶提供電費補貼,包括向長者、低收入家庭、殘疾人士及劏房戶提供每戶600至800元一次性資助,但鑒於電費加幅太大,兩電應從利潤中撥出更多款項用於電費補貼,令資助額更高、資助範圍適當擴大,以減輕加電費對中小企、基層市民的負擔。

受國際能源價格飆升影響,兩電燃料調整費只會保證首兩個月不變,隨後每月燃料費根據過去三個月的實際燃料價格平均值計算,即會跟隨市況波動;鑒於國際市場預計走勢,短期內本港電費預期會持續上升。為紓緩疫情下中小企、基層市民面對的經濟壓力,政府先後推出電費紓緩計劃和電費補貼,不過這兩項電費補貼將分別在明年年底和明年5月結束。儘管因為過去一年推出過多輪紓困措施,政府財政已面對不小壓力,預計財赤將再擴大至逾千億;但隨着社會逐步復常,預計不需要再推大規模紓困措施。但在電費持續飆升下,政府仍應考慮設立特別能源津貼,針對性地幫助中小企、基層戶,提供直接支援,切實紓解民生困苦。

國際能源價格波動,本港要降低電費受到的影響,必須增強能源供應的穩定性。政府一方面應推動兩電加強與內地能源合作,探討加入大灣區電網的可行性,確保內地安全可靠、清潔高效能源長期供港,減低兩電買電支出;另一方面,本港兩電有必要積極加強與內地企業合作,共同發展清潔能源,共同開拓海外能源市場,保障本港有穩定能源供應,避免電費有加無減。

責任編輯: 于丁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