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昨日向政府提交荃灣線列車事故初步報告,確認過百名乘客打開車尾逃生門離開車廂,其間有觀塘線列車在身旁駛過,認為「情況絕不理想」。事件反映了港鐵處理危機意識嚴重不足,沒有充分考慮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並制定應急預案,員工缺乏必要培訓,給市民的指引也不清晰。港鐵除了要徹底檢討事故的成因,更要切實完善危機處理機制,同時要邀請市民參與定期演習,做好宣傳教育,增強市民對港鐵服務安全可靠的信心。

根據港鐵提交的初步報告,周日事故發生後,約150名乘客打開車尾逃生門自行離開車廂,沿路軌走到旺角站離開,當時車長並不知悉,直至乘客沿路軌疏散數分鐘後才有職員發現。其間,有觀塘線列車在乘客身旁駛過,險象環生。港鐵承認車上廣播不清晰,令乘客錯誤地從車尾而不是車頭方向疏散。

今次事故雖無造成重大傷亡,但其應急安排混亂,危險後果不容低估,更不能再犯。在無港鐵職員指示、安排下,讓乘客自行離開車廂,從路軌步行疏散,很容易發生遭其他運行列車撞到的意外,極可能造成更嚴重傷亡。港鐵不能以一句「情況絕不理想」輕輕帶過。港鐵必須全面檢討,作出補救,避免出現同類情況。

第一、乘客遇上列車出軌等事故,必然驚慌失措,打開逃生門離開是正常反應。港鐵在事故發生後,車長理應第一時間廣播,明確告知乘客如何應對,是留在車廂內等待還是自行離開?如果離開,應該往哪個方向、循何管道離開?港鐵昨日的解釋反映,當時車長明顯不知如何應對,有必要加強這方面的指引和培訓。

第二、港鐵的列車監察和內部溝通存在不足。在發生嚴重事故後,相關路段的列車應停駛。但事實上,事故後乘客打開車尾逃生門離開,但其他列車仍然照常行駛,顯示港鐵警報裝置失效,而車長未能第一時間發現乘客離開車廂,沒有合適的應急機制保障乘客安全。有立法會議員建言,港鐵應該在每個路段岔口安裝閉路電視,或在逃生門加裝傳感器。有關建議值得港鐵認真研究、採納。

經一事,長一智。事故已經發生,關鍵是港鐵要汲取教訓、亡羊補牢。港鐵一方面要完善應急管理機制,提升員工應急能力;另一方面要實施恒常化的事故演習,盡可能考慮各種最壞情況,制定遇到列車出軌、火警等事故的應對預案,並邀請市民一同參與演習,製作短片廣泛宣傳,教育市民鎮定應對意外,遇到危急情況時才不致驚慌失措、手忙腳亂。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