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聯辦申報、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的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主題曲《前》,成為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歌曲類11首入選作品之一。入選名單的公示期為2022年10月30日至11月5日。

在中國厚重的編年史上,香江的詩歌是青春的養分,是歸家的語言,隨着歲月更迭,文脈賡續,綿延不息。目前,由香港著名音樂人、深圳C Music Center國際音樂交流中心校長陳少琪作詞、監製的主題歌曲《前》獲得「五個一工程獎」。在這些被陳少琪稱之為「大事紀」的多部作品中,他一以貫之的生活化手法、簡古的文字主張、精妙獨到的結構,以及豐沛的情感緊貼時代潮流,直抒港人情懷,像一支強心針,又像一股暖流,深深打動着網友,把這位唱哭無數人的理工男再次推進大眾視野。

續寫香江史篇

回憶創作《前》過程,陳少琪感慨萬千。去年9月,陳少琪接到為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創作主題曲的任務,一時間內心波濤洶湧,深深喚起他內心朝向未來的開放和源源不斷、永不枯竭的靈感。他孜孜不倦,潛心創作,《前》應運而生。這首歌共創作了兩個月,曲作者張家誠修改了三個版本。

「用我心路代言,堅毅代言,建立每一天,尋夢者啟程起跑線,在這獅子山下衝線,願這香港同心一起創建……」

詞為心聲。在陳少琪的創作生涯中,他始終以歌為時代鼓與呼。從歌名看得出,《前》遒勁、有力,與歌詞內容呼應,激勵香港年輕人在祖國賦予的新機遇面前,要牢牢把握機會,繼續提升香港的競爭力,讓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同時表達了炎黃子孫勠力同心,守望相助,向前看、向前走的決心,反映了港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有超燃的的生命力,令人回味無窮。少琪老師表示:「這次我為香港回歸25周年製作和做詞主題歌,可以獲得『五個一工程獎』(歌曲組)首創獎,真的很開心,首先要感謝香港電台邀請我。我創作這個歌曲的初衷是因為香港過去幾年受到很多衝擊和挑戰,社會很動盪,我覺得這首歌能夠鼓勵香港人勇往直前,向前看,用實力為自己代言,講給世界人聽我是誰。」歌曲錄製背後的故事曲折動人,再現了歌詞內容。在製作歌曲的過程中,分三個版本要分批錄,首次邀請到內地3位歌手張傑、張靚穎、伍珂玥一起參與合唱,同時有包括譚詠麟、張學友、劉德華等香港歌手在內地不同城市錄製同一首歌,要集齊這28位歌手,從2月份開始到5月份結束。錄第一個版本時,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不知道具體參與的歌手,也不知道誰唱哪一句,更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錄。錄製任務隨時待命,靈活調度。少琪老師常常搞到半夜。一路艱辛,一路堅持。歌者與詞者同頻共振,完整詮釋了歌詞奮發努力的內涵。

陳少琪(左)、張家誠與容祖兒錄製《前》。(資料圖片)

「前後製作時間很長,用了2、3個月,但是最後出來的效果真的不錯,最重要是得到認可,真的很感激!」

2022年5月31日,歌曲《前》在全國推出後,以其熾烈的情感唱響中國,聽後令人血脈賁張。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副主席、深圳流行音樂協會主席趙久峰表示:「《前》大氣磅礴,使時代充滿了勇敢的聲音,還將接續着遙遠的未來,給人以力量。少琪老師的家國情懷、人間大愛是他藝術創作的源泉和背景。」以「港風」奪得去年中國好聲音冠軍的深圳歌手伍珂玥在演唱《前》時,對老師陳有了更多解讀,她立志像老師一樣,做一個港樂擺渡人。血脈噴張

6月24日,中國廣播電視總台策劃製作了《前》的姊妹篇《我們會更好》。歌詞極具巧思,因應大灣區的地域特色,為歌詞設計了「三點水文體」,除了灣、河、江、海之外,整首歌詞加入了三十幾個三點水的字,配合張家誠的旋律起伏。這種開合闊達的恢弘、出乎外與入乎內的深情正是他成熟的音樂風格。少琪老師說:「《我們會更好》一語雙關,表達了兩層含義,一方面相信香港越來越好;另一方面展現出香港與內地的血脈相連、與大灣區的互通融合。」

先堅持才能看到希望

在微博上的一句話頗為勵志,一時間被網友評為金句,閃閃發光:「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先堅持才能看到希望」。

陳少琪是生於香港、長於香港的著名音樂家。(資料圖片)

金句的硬核投射在陳少琪的一生。陳少琪是生於香港、長於香港的著名音樂家。多年來,他一專多能,頻頻破圈,擔任填詞人、作曲人、唱片製作人、演唱會策劃和監製等,與他合作的明星均「噸位十足」;同時跨界演繹,以作家身份出版小說、散文,撰寫電影及音樂劇,而他在朋友圈所展示的繪畫天賦以及模型製作造詣頗深,更是令人刮目相看。

眾所周知,上世紀80年代香港樂壇的巔峰時刻,一次偶然的機會,陳少琪成為達明一派青睞成為填詞人,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心織筆耕三十餘年,創作了逾3000首歌曲,很快成為當年粵語詞壇火熱的當家小生。

2005年開始,陳少琪轉到國內發展,更以參與奧運、世博、香港回歸主題曲創作等「大事紀」題材頻頻出圈。「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他的作品貼近時代的空間感、真實感,香港回歸主題曲的創作亦代表了一代港人的集體回憶,有氣勢恢弘的一面,也有心細如塵的觸覺,使他成為流行樂壇現實主義填詞扛旗人。

其實少琪老師並非第一次為香港回歸創作主題曲,十周年之際創作主題曲《始終有你》,同時還創作了包括出版小說及散文集、策劃音樂會、創作電影劇本及製作廣告等等,被譽為文藝圈裏的「勞模」。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陳少琪在歷史的透視中,用動態的靜止和突然的爆發來展現情感的張力和主題的深度,他表示:「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有了香港回歸祖國後的歲月靜好,經濟繁榮,社會發展平穩。」因為了解香港,他的作品總是充滿着正能量,讓港人熱血沸騰,傳頌至今。

金句的硬核也被陳少琪抒發在微電影《出發2022》裏。從6月25日起,每逢周六晚上,由香港電視台推出陳少琪以製片人身份打造的系列微電影《出發2022》。微電影一共有四部,四個出生於1997年的香港年輕人,就像香港的命運共同體一樣,經歷過人生的低谷、挫折,受到了愛情、友情、事業的衝擊,也記錄着他們走向人生的美好。作為一個在內地生活了十幾年、見證了祖國發展強大的香港人,陳少琪拍攝了十集紀錄片《港灣起跑線》,展示香港青年在大灣區的工作和生活。少琪老師說:「希望更多香港年輕人到內地走走看看,了解、融入當地文化和市場,在祖國的舞台上創出一番事業。」

記得兩次採訪中,我都問了同一個問題,陳老師在內地感觸最深的事情是什麼?第一次他不假思索率真地說:「第一次去長城!從北京市區出發開車去八達嶺長城,開呀開,一個多小時才到。那時候的感覺,祖國地域遼闊,北京真大呀!」第二次陳老師認真思考了一下說:「第一,近年港樂重新受到政策支持得以大力推廣,內地各種綜藝節目、晚會當中港樂所佔的比重大幅提升,為很多粵語歌手、音樂人獲得更多曝光機會。第二,以深圳為例的大灣區,未來幾年有大量劇院、文體中心等演出場地落成,需要大量文化演藝工作者,深圳是很適合香港與內地文化融合的城市。」

愛之深,關之切。少琪老師與深圳的緣分是從80年代開始的半生緣。在位於深圳西麗的C Music Center國際音樂交流中心會議室,該中心創始人之一彤小美介紹說:「陳少琪老師也是中心創始人兼校長,他目前定居北京,又因為深圳有他畢生追求的教育和創作工作,所以常常上演北京、深圳『雙城記』。『高產』的少琪老師從未停止創作,已創作完成了描寫深圳精神的音樂劇本。目前劇本待字閨中,等待有緣人。」

在創作深圳故事的劇本中,人同此心的共情,同樣承載了一位香港音樂人的使命,傳達着向上的光芒。

視頻提供:陳少琪

記者:吳承祐

通訊員:李曉紅

視頻剪輯:吳承祐

責任編輯:張斐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