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期望政府能夠「開源」的同時,也要「截」流,招募新家長並挽留現有的家長。(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斯哲 攝)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李斯哲)香港基督教服務處今日(11月1日)發布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118份有效問卷中,近兩成寄養家庭表示將於三年內退出服務,主要原因是健康及人生計劃,擔憂日後會令有需要兒童更難獲配對合適寄養家庭。

是次調查發現,目前寄養服務面臨五大挑戰,包括寄養家庭嚴重不足,截止至3月31日,共314名兒童正在苦候寄養家庭,但每月只有29個家庭可供配對,僅是需要配對兒童數目的十分之一;寄養家庭大流失,近兩成寄養家庭表示將於三年內退出服務,主要原因是健康及人生計劃;寄養家長老齡化,逾四成寄養家庭年齡已達60歲或以上,50歲以下寄養家長只有不足兩成;支援津貼不足,2022/23年度,寄養家長照顧每名兒童可獲發寄養兒童生活津貼6530元及獎勵金4898元,但高達六成半寄養家長認為兒童生活津貼不足以應付兒童的多元興趣發展、補習及治療訓練,同時近六成半寄養家長需要年終無休地照顧寄養兒童,但在需要替假時,寄養津貼卻會被扣減,忽視家長休息需要;持續招募困難,許多家庭卻步的原因是成為寄養家長的責任太大、寄養津貼太低、寄養家庭沒有得到社會大眾的認識。

61歲的黃太在2007年加入寄養服務,多年來共照顧4名女童,其中兩人目前仍然由她照顧,分別是照顧了11年的14歲女童及6年的10歲女童。她表示,雖然照顧兒童有不少挑戰和犧牲,例如開銷變多、無法去旅行、輔導功課等,但一直努力堅持,從未想過放棄,與孩子們建立了深厚感情,但隨着年紀漸大,她說:「我開始力不從心,有心無力,恐怕不得不退下來,但想到有需要的兒童沒有寄養家庭照顧便覺心痛掛慮。」

黃太期望社會大眾可以給予寄養家長更多的支持及認同,並建議政府完善替假支援配套、增加寄養津貼、加強宣傳,以提高成為寄養家庭的吸引力,同時阻止家庭的流失。

黃太期望社會大眾可以給予寄養家長更多的支持及認同。(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斯哲 攝)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期望政府能夠「開源」的同時,也要「截」流,招募新家長並挽留現有的家長。服務處建議在全港寄養家庭較為集中的區域設立「寄養服務支援中心」(FCHub),提供寄養兒童暫託及支援服務,並舉辦寄養家長同路人小組、培訓工作坊、親子互動小組等,為寄養家長建立互助網絡,創造喘息空間,亦減低要獨力照顧寄養兒童的壓力。服務處同時建議,制訂清晰透明、與通脹掛鈎的檢討及調整寄養服務津貼機制,特別為照顧青少年的寄養家庭提高津貼額。另外,寄養家長使用替假期間亦不應被扣減寄養津貼。同時提升寄養家長的獎勵金,以肯定寄養家長無私的付出,建議寄養家長的每小時獎勵金最少應與社區保姆(約每小時25元)看齊。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