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大花園資源回收區。 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香港特區政府新一份施政報告在環保方面穩步推進,除延續以往源頭減廢、加強回收的理念外,在綠色運輸、噪音規管等方面亦將有新措施出台。有業內人士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認為,現屆特區政府作風務實,注重效率,希望能夠盡快正式公布措施的落實時間表,加快香港邁向碳中和的步伐。惟部分措施牽涉到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要改變並非易事,執行層面有諸多可預見的困難。香港文匯報就此訪問不同措施的先行實踐者和持份者,釐清癥結,總結經驗,推動特區政府環保新措施落地。

【社區回收】住宅須設回收箱 千戶屋苑納範圍

施政報告

研究立法要求大型屋苑及屋邨等的物業管理公司和業主組織,於2024年或以前實施垃圾分類收集,並交予下游回收商處理。

擬實施措施

消息人士指,1,000戶以上的住宅屋苑及屋邨,以及100戶以上的單棟住宅均在要求範圍內,有關住宅必須設有分類回收設施,回收物須交由回收商妥善處理,相關費用主要由業主或物業方面承擔,政府或資助部分屋苑擺放智能回收桶。目標於2024年覆蓋550萬名住戶,約佔全港75%人口。政府亦考慮對回收商設立發牌機制,具備一定能力的回收商才有資格接收屋苑回收物。

屋苑:回收點要「就腳」

九龍灣淘大花園是香港率先實行自願回收的大型私人屋苑之一,約十年間,該屋苑從初期僅回收廢紙、膠樽、金屬三類廢物,發展到舊衣物、小型電器、廚餘等10類物品也有回收渠道,並與回收商建立行之有效的契約機制,其寶貴經驗對各大屋邨都有借鑒意義。

淘大花園業委會主席葉興國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養成回收習慣並非一日之功,業委會對居民的持續教育至關重要。「我們大概用了一兩年的時間,才讓大部分人適應怎樣丟垃圾,有的人開始時直接將沒有清潔過的瓶瓶罐罐扔進回收桶,這些污染的物品沒辦法回收,回收物必須保證清潔。我們要將污染物影相、出通告,貼在電梯裏,讓大家知道。」

除要求居民多做些工夫外,回收點選址便利亦很關鍵。該屋苑業委會早期將不同種類回收箱分散在各個樓宇,回收不同棄置物要走多個點,很不方便;後來改將所有回收箱集中放置在主要公共平台,效果更為理想。惟葉興國提醒,淘大花園有約5,000戶、19座樓宇,屬於大型屋苑,小型屋苑未必有足夠公共場地統一放置多個回收箱,但仍應以居民「就腳」為宜。

至於屋苑回收的成本,葉興國指,主要集中在初期購買回收設施方面,當時業委會透過集資、尋找贊助等方法才湊齊啟動資金 ,但後續聘請回收商做長期回收服務反而無需太多費用。「我們回收這麼多種物品,每一樣都找不同的回收商是不現實,我們就找一間,讓對方承擔所有回收物的運輸和處理工作,比如對方是主要收紙,廢紙是有價值的,如果有足夠的廢紙就能補貼其他服務費用,可能不但不用花錢還會賺錢,最多的一年我們收了288公噸廢紙,有賺的就用在屋苑康樂活動,及撥歸管理費。」

他建議政府的資助盡可能用在屋苑設立智能回收桶,幫助居民順利渡過起步階段。

【綠色運輸】安裝中速充電樁 大嶼山西貢先行

施政報告

明年起將試行新一代電動的士、氫燃料電池雙層巴士及重型車輛;未來3年,將在7,000個政府建築物停車位加設充電設施;2027年底前將投入約700輛電動巴士和約3,000輛電動的士。

擬實施措施

據消息人士,特區政府會率先在大嶼山、西貢一帶安裝中速充電設施,充電速度較現有一般設施快50%;電動的士約一小時可完成充電,續航達四五百公里,使用者須付費。首階段政府會投放多種型號、品牌的電動的士,收集業界反饋,為下一步大規模投放作準備。

◆充電設施不足是市民對選購電動車卻步的原因之一。 資料圖片

汽車會:充電設施不足

談及電動車在香港的發展,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感慨良多。他自認對電動車抱有很高好感,也多次嘗試駕駛,但至今仍未下決心購置,原因是礙於充電設施不足。「香港其實很適合揸電動車,地方唔係太大,里程數唔高,我返工每日揸大概五六十公里,叉一次電就可以用一個星期。」他指,香港油價沒有政府規管,私家車主的油價負擔非常重,按他的用量,每月要花約7,000多元油費,如果改用電動車則僅需支付約十分之一燃料費。

不過香港由於電動車引進較遲,一般舊式樓宇大廈的私人停車場沒有足夠電樁,使用公共付費充電則需要付出不少時間成本,令李耀培卻步不前。「很多車主像我一樣住在高層大廈,沒有自家車庫,要按月租車位,但車位並不固定,管理處也不會為每個車位都安裝充電設施。如果定期去油站或商場用『super charge』快速插電,首先要排隊,再算上充滿電的時間,至少要45分鐘,生活習慣上要有很大改變。」

冀政府規管充電價位

李耀培提到,香港早前已制訂「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預計在2035年或之前禁售燃油私家車,如果充電設施無法就位,恐怕計劃難以如期進行。他相信今次政府推廣電動商用車(的士、巴士等),對私家車市場也會有帶動作用,令商場及停車場有動力安裝更多充電設施,使電動車普及。他並希望,未來政府能夠像規管電價一樣,對電動車充電價位進行監管,不再重現油價高漲的情況。

資源再生業:垃圾徵費補充機制

香港資源再生總會主席陳錫琨日前對香港文匯報表示,施政報告在環保方面着墨雖不多,但風格上穩紮穩打,有關政策基本在業界預料之內,業界對盡快落實抱有期望。他分析,立法強制屋苑回收是明年開始執行垃圾徵費的補充機制,居民為減少購買收費垃圾袋,會將部分日常垃圾進行回收,從而衍生屋苑回收的需求,立法對於居民建立回收習慣亦有促進作用。

目前常見的回收物分類包括紙張、金屬、塑膠、玻璃、四電一腦、小家電、電燈膽及電池,合共8個分類。陳錫琨表示,對大部分類別廢物的回收量不太擔心,惟塑膠和紙張使用頻繁,回收桶可能很快「爆煲」,「紙張尤其是紙皮的體積較大,膠樽更是體積大、重量輕,一般住宅大堂未必有足夠地方。」他指,回收商和屋苑簽訂服務,要符合成本效益,假設每星期進行兩次回收物運輸,屋苑就要開闢足夠空間貯存廢物,若要每日回收,則需要支付更高運輸成本。

對於建立回收商發牌機制,陳錫琨表示,業界對此普遍歡迎,建議可從政府早前批出的回收投標合約出發,已中標機構優先獲發牌照。

另外,早前有木製品回收商建議政府改善現行回收用途土地規劃,部分回收廠被定義為「鄉郊工場」,而非「可循環再造物料回收中心」,令其難以申領回收基金。陳錫琨亦贊同有關建議,他指屯門環保園的入駐門檻較高,要數千萬元投資起步,中小企難以達標,政府可考慮在其他棕地範圍開闢一塊回收用地,集中安置中小型回收廠。

【規管噪音】拆牆工具須申報 禁用擴音器叫賣

施政報告

修改《噪音管制條例》,以規管家居裝修噪音及擴音器叫賣的噪音;設立定額罰款機制,有效控制及改善相關噪音的滋擾。

擬實施措施

消息人士指,特區政府計劃規管重量超過10千克的大型撞擊式裝修工具,包括破碎機、鑽孔機等,裝修承建商若使用有關工具裝修住宅單位,需要事先向政府呈報,政府會視乎工程需要,審批工具使用時間,例如整個裝修工程耗時3個月,但只需拆除一面內牆,可能只批准在其中部分日期才可使用大型鑽孔機。政府去年亦推出「寧靜裝修先導計劃」,鼓勵裝修業界使用可達到相若效果的寧靜裝修工具,則無需進行申報。

另據消息人士指,政府將立法禁止店舖使用擴音器在公眾地方叫賣,違者將處以罰款;人聲叫賣暫不受規管,在指定場地舉辦大型活動,亦可使用擴音器。

◆政府立法規管噪音,人聲叫賣暫不受規管。 資料圖片

建造業:工期或延長 業主受影響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職業安全健康總幹事潘偉傑表示,推行寧靜裝修主要涉及兩項成本:工具和時間。這對業界本身影響不太大,業主反而需要承擔更多。

工具方面,他指,裝修師傅使用的工具,大多由判頭提供,也有少數自帶工具,但使用原則不外乎是「唔用到爛就唔會主動換」,因此若要推動業界使用寧靜裝修工具,政府可考慮主動資助判頭更換,才能達到廣泛效果。

至於時間成本,潘偉傑解釋,舊屋裝修分許多工序,第一步通常是「打拆」上一任屋主留下的裝潢,或是更改屋內布局(如拆牆),會產生較大噪音, 此外安裝地板、砌磚以及安裝櫥櫃階段,因為需要鎅開木料、瓷磚等,也會發出噪音,其他裝修工序則相對安靜,最後階段亦會偶有鑽孔。「一般而言,每個工序負責的師傅不同,都是完成一個再做下一個,不會跳來跳去,與新法例衝突不大,裝修公司在這方面有自我規範,但立法之後可能日間工作時間短一些,原來需要一工(一個工作日)完成的工作,現在要變成兩工,成本就會轉嫁到小業主身上。」他預計,立法完成後,業界向業主進行解說會較有理據,避免產生爭拗。

對於使用指定工具需要申報,潘偉傑建議,可參照目前的搭棚申報手續,在開工前三天向勞工處申報高危工序。他亦建議,政府應關注裝修業界防塵保護不足的問題,除寧靜裝修工具外,亦應提供防塵保護裝備,照顧工友健康。

的士業:車輛維修要保障

的士車主受新政策影響最大,有行業代表認為,香港引進電動的士較鄰市深圳緩慢,今次措施亦優先集中於偏遠市郊,仍有很大進步空間。香港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永遠會長吳坤成表示,新能源車輛是未來大方向,業界絕對歡迎引進,但是商用車每日行駛里程一般高達兩三百公里,其硬件、耐久度要求較普通私家車更高,除充電設施外,亦要保障零件供應、汽修服務等,才可考慮大規模更換。

吳坤成坦言,市場上一共只有寥寥幾款品牌的純電動車輛,選作的士要平衡使用成本,「如果續航太貴,或者維修太貴,都做不到的士」,計算下來,基本只有一兩個實用品牌。他引用深圳經驗指,該市基本全部採用比亞迪的士,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比亞迪車廠總部設於深圳,維修配套非常方便,而目前香港燃油的士的主要品牌豐田皇冠,亦有在港設大型維修點,能夠滿足業界要求。特區政府將來大規模引進電動的士時,必須考慮車輛維修等綜合成本因素。

倡鬧市優先設充電樁

充電設施方面,政府建築物現時約有2,000個充電樁,未來計劃繼續加裝。吳坤成表示,現有設施明顯不足,他引述有電動車的士司機指,經常找不到地方充電或充電速度太慢,而政府計劃在大嶼山等地率先加裝充電樁,有關地區並非的士活躍地帶,料對業界幫助不明顯。他建議,政府應在交通繁忙地區多安裝快速充電設施,盡量讓車主在半小時內完成充電,電量未必需要充滿,由午休應對到交更時間(約下午5時)就已足夠。

他續指,現時香港的的士車牌數目固定為1.8萬多個,當中約3,000部車齡超過15年,有迫切換車需求,建議優先編配更換為電動車。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