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趙一存 北京報道)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內地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實現這一目標,美麗中國是重要建設內容和衡量標誌之一。他們認為,西方國家通過過度開發自然資源、大規模破壞生態環境而獲取的現代化,造成了生態環境的巨大破壞,中國式現代化不可能也不會走西方老路。在新征程中,中國須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戰略高度,謀劃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協調統一,正確處理當前與長遠之間的關係。

◆ 江蘇園博園是在廢棄礦坑上建造而成,通過治理採石宕口、活化工業遺存,廢棄礦坑蝶變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桃花源」。 資料圖片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部生態文明建設教研室副主任郭兆暉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這是中國式現代化最顯著的特點之一,也是區別於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現代化重要標誌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黨委書記楊開忠表示,中國取之以時、取之有度、天人合一的文化傳統,根植於國人世界觀和方法論。與此同時,中國與西方式現代化也存在諸多不同,西方代表資產階級利益,中國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使中國式現代化能夠從根本上體現中華民族和人類社會永續發展的要求,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基本特徵和本質要求。其次中國人多地少、生態脆弱、災害頻繁對現代化構成重大挑戰,中國式現代化也因此必須將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基本特徵和本質要求,走資源節約、生態安全、環境友好的現代化道路。

中國已具超越傳統發展模式的能力

楊開忠說,西方式現代化在其推進實現時,人類社會活動規模相對地球承載力很小,不存在生態系統極限挑戰問題。但中國式現代化推進的時代,人類活動已經逼近地球資源環境承載力極限,生態挑戰日益尖銳,因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為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和基本特徵。

西方國家在自然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實現了碳達峰,但中國尚未實現碳達峰,故此要人為加速進程,「難度很大,但要迎難而上,實現承諾。」內地知名專家、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表示,二十大報告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升到新高度,為下一階段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馬軍認為,要將人與自然視為生命的共同體,在保護和修復自然的同時夯實發展的基礎,尋找新的發展機遇,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護協調統一,最終構建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他亦強調,在邁向現代化道路上,中國已經具備了超越傳統發展模式、以新的更和諧的方式發展的能力。

將量化碧水藍天保衛戰指標

「當下是『十四五』中期,將進入生態環境質量提升的爬坡期,環境保護工作需要堅持以提高環境質量和促進高質量發展為核心,解決水、大氣、土壤、固體廢棄物、生態等領域的存量問題,推進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用更高的標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馬軍指出,中國在現代化發展進程中也遭遇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而目前來看,在新冠疫情、能源短缺、地緣政治緊張等國際形勢下,協同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係,實際上也面臨巨大挑戰。

不過,中國在過去十年將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亦作出巨大政策調整,因而兩者都取得了重大的進展。馬軍認為,中國在環境治理方面一直在量化標準,下一步要從具體層面量化指標,比如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土壤的污染防治等。

推動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

「我們最關注的就是中國如何實現公平的綠色轉型,如何將生態文明和經濟社會發展協調起來。」世界資源研究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阿尼魯達·達斯古普塔認為,中國的做法和經驗將給全球帶來巨大借鑒意義。

「生態環境問題源於發展,也必須在發展中解決。」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舉例說,產業結構調整實際上正是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與發展緊密結合,並找到二者最大協同點。他相信,生態環境保護會創造出新需求,進而成為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馬軍表示,未來發展大的方略要以減污降碳為主要抓手,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加快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做好國土空間布局,優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統治理。

【特稿】路通了樹還在 動物遷徙也無礙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亞明 貴州報道)「我在這裏當保安 ,又可以好好守着這棵樹了」,在去年才建成通車的德江至習水高速公路桐梓段水銀河收費站當保安的黎開清,是貴州省桐梓縣木瓜鎮木瓜村大坪子組村民。收費站的進出口是黎開清家老房子坐落的老屋基。高速公路開建之初,黎開清搬離了村子卻一直掛念着老屋百十米開外的一棵傳說已有千年樹齡的黃葛樹。

◆ 水銀河收費站俯瞰。清晰可見圖中右偏下的黃葛樹,以及更遠處的水銀河。桐梓縣融媒中心供圖

因為樹齡古遠,村子裏的老人也說不出所以然,從黎開清記事起,這棵黃葛便被村民當做神祇用來祈福,不僅枝幹被披紅,村民也經常帶着豬頭和香燭拜祭。在高速公路建設之初,黎開清曾聽到傳說有人要把樹給挪走,直到高速公路開通,他的心才逐漸放下來——黃葛不僅沒被移動,還被建了一個半徑十米開外,離地半米左右的圓形水泥花台,又回填了兩三米深的厚土。

事實上,黎開清最初的擔心有點多餘。作為西部欠發達地區的貴州,基礎建設起步相對東部較晚,施工理念和技術的起點卻更高。黎開清所看護的這條高速便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個典範。在設計之初,便將環境保護上升到與工程質量和安全同等重要的高度,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驗收投入使用。除了這棵千年黃葛,沿線的另外7棵千年樹齡的老樹,及南方珍稀樹種紅豆杉,也都得到貼牌劃界、工程或生物措施等妥善呵護。此外,設計和施工方還預設了45座涵洞、14座跨線橋,供當地一百多種野生珍稀動物自由遷徙。

黎開清和千年樹齡的黃葛樹,只是近年來貴州在發展中大力協調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一個縮影,而貴州,又是中國近年來在發展中大力協調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一個縮影。

◆黎開清和他心心念念的黃葛樹。 桐梓縣融媒中心供圖

如今的黎開清,不僅仍然可以在「老屋」守着這棵千年神樹,閒暇時他用磚塊砌了一條長十餘米、寬一米多的便道,這樣,人就可以走到樹台,像小時候一樣,在黃葛樹粗壯而又茂密的枝幹庇護下乘涼。他甚至可以用千年黃葛的視角,審視着這片土地,只是村民再也沒有了難以繞出崎嶇山路的千年困擾,筆直的高速公路飛架在山谷之上,而黎開清原來修建在山坡上的「老屋」,則成為了那些穿梭在雲霧間汽車的必經之處。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