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望賢 深圳報道)特首李家超本周三剛剛發布任內首份施政報告,規劃對接深圳,提速「北部都會區」建設。一河之隔的深圳羅湖,隨即在周五推出《加快羅湖深港深度融合發展區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3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規劃以9.5平方公里的口岸片區為核心建設深港深度融合發展區(以下簡稱「深度融合發展區」),力爭到2023年,依託深圳市深港合作專班機制,建立與「北部都會區」發展順暢的溝通渠道,推動兩地規則制度銜接取得突破,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與香港「北部都會區」有序銜接。

「實施方案」聚焦基礎設施聯通、人才交流暢通、要素跨境融通、產業發展共融、公共服務交融以及文化交流心融6大方面,提出了含45項具體舉措的「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快羅湖深港深度融合發展的步伐。香港文匯報記者留意到,其中在民生領域圍繞教育、醫療、政務服務、長者關懷等公共服務領域,提出多項促進深港融合發展的舉措,持續增強港澳居民在當地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

◆深圳首個深港跨境學童社區共建花園「容融樂園」坐落羅湖區。 受訪者供圖

在深圳居住十來年的港人黃先生表示,日常在深圳就診時,確實會遇到深港兩地醫療不互通不方便的情況。在「實施方案」中,羅湖區透露正積極推動羅湖區人民醫院納入香港病人轉診服務深圳定點的醫療機構,同時推動深港共建「全科醫學培訓中心」、人民南片區港醫醫療平台等,着重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助力香港醫生北上發展,推進大灣區優質醫療衞生資源便捷流動。

記者了解到,在臨近羅湖口岸的人民南片區,由港商范榮彰創辦的尚創峰百名港醫醫療城項目已於去年正式啟動,規劃營業面積5,000平方米,設有綜合門診、眼科門診、皮膚科門診、體檢中心等科室,計劃3年內達到200名港醫規模,建成為大灣區具規模的港醫醫療集群平台,惟受疫情影響,項目推進情況尚不理想。

鼓勵民辦學校 開港籍班擴學位

「實施方案」中還明確提出,羅湖將持續做強粵港澳姊妹學校品牌,推動姊妹學校深度融合,並鼓勵民辦學校開辦港籍班、引進社會力量投資創辦國際學校,全面落實港人基礎教育,進一步提升民生服務。

◆今年7月1日, 羅湖港人子弟學校師生共同觀看「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線上直播。羅湖積極開辦港人子弟學校,增加學位。 受訪者供圖

作為深圳最早開放的城區,羅湖早於20來年前,便在全國率先開辦羅湖港人子弟學校,結合兩地教材,提供兩文三語的港式教育,以滿足內地港人子女入學的需求。不過隨着北上居住的港人數量增加,尤其是近年來受疫情影響,眾多港籍學童難以返港求學回流深圳,學位更是供不應求,但受限於辦學場地,學校規模難以擴大。儘管去年深圳又新開一所港人子弟學校——深圳香港培僑書院龍華信義學校,但仍是一位難求。因此,不少港人希望能夠擴寬子女入學渠道。

社會服務升級 深港家庭享福利

值得關注的是, 一直以來,羅湖積極推動為深港老人、跨境學童及家庭提供綜合服務,並推動在婚姻登記、民生微實事項目等方面為港澳居民提供個性化民政服務。「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將運營深港長者服務中心,建成新家園港澳長者內地安老服務中心。同時,在深港聯合家庭比較集中的社區設立首批深港家事調解服務中心,積極探索家事調解合作新路徑。

此外,位於文錦渡口岸附近的羅湖跨境學童服務中心由羅湖區婦聯聯合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於2009年成立,早已成為深港在社會工作領域合作的典範。近年來,該中心的服務也不斷升級,由服務跨境學童擴展至為跨境家庭服務。「實施方案」中提出,將開展深港家庭新里程服務,與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持續合作做好深港跨境學童及家庭服務。

此外,羅湖還將拓展港人參與社區治理路徑,整合社區組織婚姻登記民生微實事等資源,提供個性化的民政服務,並推進深港政務一站式服務,提升港人港企辦事體驗感。

住房保障加碼 優惠港澳人才

新年度施政報告系統提出招攬人才政策措施,《加快羅湖深港深度融合發展區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3年)》同樣開闢專門單元提出系列措施,包括建設深港青年創客中心,持續提升德勤大灣區雙創中心、香港工商專業和青年團體羅湖服務中心等平台運營水平,全面促進深港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流動,建立高水平人才高地。

早於2017年,羅湖便率先提出將羅湖口岸、文錦渡口岸、蓮塘口岸連片開發,打造口岸經濟帶。圖為蓮塘口岸。 受訪者供圖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實施方案中,羅湖再「加碼」新增港澳人才公共住房保障計劃,通過住房配租或租房補貼的方式,為赴羅湖發展港籍人才提供公共住房保障。根據記者查詢,2021年實施的《深港口岸經濟帶羅湖先行區支持港澳專業人才創業就業發展及配套服務實施方案》,對在深港口岸經濟帶羅湖先行區範圍內符合羅湖區人才住房配租條件的企業,對於聘請港澳專業人才的統籌增加一定數量房源予以定向配租,通過政策引導吸引港澳專業人才。

探索便利香港專才執業制度

同時,為進一步吸引港籍人才在羅湖就業,羅湖未來還將持續推出港籍人才發展專項政策。依託高端樓宇資源,探索建立高度便利化的香港專業人才執業制度;在人才服務的「最後一公里」上,為深港職工提供就業服務,推進「港籍人才服務專窗」建設,提供更便捷的人才諮詢服務。

微觀點:港深呼應 融合提速

特首李家超周三推出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一河之隔的羅湖區周五迅即發布系列重磅措施推動深港深度融合,快速呼應。45條措施涉及6大方面,內容具體,想必醞釀多時,非一日之功。

作為深圳最早開放的城區,羅湖可以說是深港連接的「情感碼頭」,常住羅湖的香港居民約佔全市的五分之一,港資企業佔城區外商投資企業比重高達90%,羅湖也將 「深港合作」作為其發展的重要特色,主動打出多張「香港牌」。

早於2017年,羅湖便率先提出將羅湖口岸、文錦渡口岸、蓮塘口岸連片開發,打造口岸經濟帶,此後深港口岸經濟帶範圍拓展至深圳全市,將深港合作空間大大提升。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羅湖一直積極進行創新探索,針對轄區居住港人的需求,羅湖在民生領域率先推出多項規則銜接舉措,率先在轄區10個街道設置 「港人服務中心」,創新為港人提供精準服務和更深層次的交流機會;依託居民議事會平台及「雙百工程」建設,引導港籍居民深度參與社區共建,打造「港味」社區治理模式;率先打造羅湖跨境學童服務中心為港籍學童提供港式服務……系列舉措也贏得港人民心,在羅湖的多個社區,眾多港人積極融入社區,主動參與社區志願服務,也架起了更多港人融入內地的橋樑。

大處着眼,小處着手。大灣區建設需要更多這樣的「及時雨」,有態度,有作為,灣區融合也能步入更快的「車道」。

責任編輯: 許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