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徒聲稱一名馬來西亞女商人(非圖示)用錯安心出行,成功騙走該名女子990萬元。(資料圖片)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再有人誤墮假扮政府官員的騙局,痛失巨款。警方上周五(14日)接獲一名47歲馬來西亞籍、持有香港身份證的女子報案,指早前接獲一名自稱衞生署官員的男子來電,稱她錯誤使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其後再接獲兩名自稱內地執法人員的男子來電,指其涉及一宗刑事案件,遂要求受害人下載兩個手機應用程式。受害人不虞有詐下載,其後發現銀行戶口內約990萬元的款項被人分17次轉走,懷疑受騙,遂報案求助。

警方經初步調查,案件列作「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交由九龍城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五隊跟進,暫未有人被捕。

消息稱,受害女子為一名商人,7月29日晚上在家中收到一通來電,對方自稱衞生署職員,聲稱由受害人手機號碼所登記的「安心出行」,被一名不知名的人進入尖沙咀港匯廣場,稱要將受害人轉介給一名自稱內地執法人員的官員跟進。其後一名自稱內地國安局的男子,透過微信與受害人聯絡,並聲稱受害人涉及內地一宗洗黑錢案有關。至7月31日,另一名自稱內地執法人員的男子透過WhatsApp聯絡事主,並要求事主提供身份證號碼以供調查。其後,該男子指示事主購買一部新手機,以及安裝兩個應用程式,以便追蹤事主每日的活動。事主不虞有詐,遂按指示照辦。其後,該男子給了事主一個虛假的網站連結,要求她提供其電郵帳戶及密碼以作進一步調查。該名男子,於今年8月10日通知事主,表示其案件已由另外3名國安局的高級官員接手調查,並稱該3名高級官員將會由事主的銀行轉賬金錢到他們賬戶作調查用途。事主相信並同意轉帳。最後,事主於8月10日至10月3日期間,其銀行戶口先後共有17次匯款、合共992萬港元被轉帳到該3名騙徒的本地銀行帳戶。至10月8日,事主未能與全部自稱國安局的騙徒聯絡,其後才發現自己銀行帳戶內的款項被轉到該3名騙徒的帳戶內,遂於本月14日報警求助。

警方早前提醒,內地政府或執法機構及香港警方均不會要求任何人經電話或其他社交應用程式進行筆錄口供,亦不會透過相關渠道發出通緝令。任何人自稱內地政府或執法機構人員,要求受害人交出銀行或個人資料,或要求受害人開設一個銀行賬戶以證清白,又或要求受害人進行資產審查,提及保密協議條款或要求轉賬匯款,均為詐騙。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