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兵、賀鵬飛、王莉、王逍 成都、南京、杭州、江西報道)四川通濟堰、江蘇興化垛田、浙江松陽松古灌區、江西崇義上堡梯田10月6日成功入選2022年度(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據悉,包括這4處新入選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已達到30處。中國國家灌排委員會主席、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司長陳明忠說,延續至今的灌溉工程遺產都是生態水利工程的經典範例,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申報與可持續保護利用為契機,深入挖掘並向世界展現中國灌溉歷史文化,研究總結其科學技術、文化價值及管理經驗,對助推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和水利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四川通濟堰渠首樞紐攔河閘。 受訪者供圖

四川通濟堰:137.5黃金角度引水典範

此前,都江堰水利工程入選該名錄,通濟堰灌區作為都江堰灌區的一部分再次入選,標誌着整個都江堰灌區擁有了兩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通濟堰開創於公元前141年,由西漢時期蜀郡太守文翁主導修建,迄今已有2,163年歷史。時至今日,通濟堰仍然灌溉成都、眉山兩市的新津、彭山、東坡、青神4縣(區)52萬畝土地,惠及人口百萬。

「通濟堰『有壩引水』成為中華水利文明劃時代的傑作,更是『古為今用』的典範。」四川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通濟堰管理處黨委委員、工會主席李忠孝介紹,在工程選址上,通濟堰進水口選在新津岷江、西河、南河交匯處,充沛的水源滿足了灌區農業用水的需要;在水量控制上,首創以竹籠壘石為堤的「活動壩」,既充分利用了水資源,又最大限度減少工程對自然河道的影響;在引水方向和水流方向上,攔河壩與南河斜交,呈大自然「黃金角」(137.5度)。

江蘇興化垛田:唯一高地旱田灌排工程體系

江蘇興化垛田灌排工程體系是國內外唯一的高地旱田灌排工程體系,至今仍在發揮灌溉排水、防洪抗旱排澇、生態農業、景觀旅遊等多方面效益。

◆江蘇興化垛田油菜花盛開。 賀鵬飛 攝

位於興化市的興化垛田灌排工程體系灌溉總面積52.88平方公里,分布在興化湖蕩區,是擁有配套的圩堤、灌排渠道、水閘等複合灌排工程體系。據考古發現,興化先民利用高垛和水邊的土丘墾殖,出現了「垛」的雛形。北宋,人們在沼澤和淺水地區以木樁、木架塞入水草泥土作基礎,再以河泥層層壘積成片的島狀,形成「葑田」,亦稱「架田」。明清時期,大批南人北遷,興化市地區人口快速增長。興化市水多地少,於是人們除沿湖圍湖造田外,還在湖中開闢垛田,即在較淺的湖蕩河溝間罱泥扒苲,一年幾次往垛上澆泥漿、堆泥渣,如此反覆,垛漸漸長高,形成垛田。

由於垛田地理地貌的獨特性,現代化耕作方式在這裏一直無法完整實現,垛田仍保留古老的農耕方式,使用罱泥、扒渣、攪水草等獲取自然肥料,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垛田農耕體系,成為研究當地自然生態環境變遷和土地利用方式轉變的珍貴標本。

農業農村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柏芸認為,垛田因地而宜、因水而宜,挖土增高,將低窪沼澤地變成可利用的高質量垛田,創造性地將沼澤地改造成島狀耕地。「垛上種蔬菜、水溝養魚蝦」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浙江松古灌區:延用至今 成「活態博物館」

◆浙江松古灌區。 受訪者供圖

松古灌區位於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的松古盆地上,自漢代開始,當地先民因地治水,在松陰溪流域依勢築堰建渠,分片「開圳引水」,逐步建成以松陰溪主支流為水源,堰堤密布、圳渠交錯的灌溉網絡。灌區工程體系在明清時期臻於完善,至明末清初,境內有古堰120處,灌溉的古塘、古井百餘處,至今仍在滋潤着松陰溪兩岸16.6萬畝良田。

數百年來,松古灌區先民以榜文、碑刻、文選等形式,翔實記錄了「七三法」立項選址、「借地建圳」,採用「人字形」壩體結構等建設機制,以及「汴石分水」「定期輪灌」「圳田制」「堰董制、圳董制」「水權管理」等創造性的灌區管理機制,從組織機構設立、經費來源、到水權的確立和處置,已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方法,具備科學的現代工程管理特徵,是中小流域古代灌溉工程的典範,被譽為特色鮮明的灌溉工程遺產「活態博物館」。

江西上堡梯田:陡坡種糧 積澱農耕文明

上堡梯田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西北部山區,面積約有3,400公頃,主要分布在三個鄉(鎮)26個行政村,是「世界最大客家梯田」。梯田海拔最高的有1,260米,最低的有280米,垂直落差有近千米,最高達62個梯層。

◆江西上堡梯田,陡坡種糧,積澱農耕文明。 王逍 攝

上堡梯田因山成形、因水而興,屬於陡坡梯田,是一座以農業灌溉為主,兼有水土保持等其它綜合功能的水利工程系統,蘊含了科學選址、布局設計、用水管理、民情風俗的價值內涵,以及人水和諧的自然理念,具有深厚的文化、歷史、科技、生態及經濟價值。

據文獻記載,上堡梯田開發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時期,梯田興於秦漢時期,距今至少2,200年歷史,後經唐、宋、元、明、清代的不斷擴建和修繕,至此達到現在宏偉的規模。

當地民眾尊崇自然法則,因地制宜修建了坡地配水系統。坡度平緩處則開墾大田,坡陡狹窄處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之中,無不奮力開鑿。漫山遍坡的梯田由無數灌溉水系網連接,每塊梯田即是一個小蓄水池,也是一個保土床,防止了水土流失,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和完善的灌溉工程典範。

責任編輯: 許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