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今日(2日)撰寫網誌表示,市建局已選定南角道至打鼓嶺道一帶有樓宇復修需要的建築群,展開為期3年的「小區復修」先導計劃,作為試點,透過加大推廣力度,提供更多誘因,向合資格業主給予財政和技術支援,協助和鼓勵他們適時保養及維修樓宇,預計可惠及約1000個住宅單位。
韋志成表示,當局在本月內將主動聯絡這些樓宇的業主,商議一套全面而針對性的維修方案,提升樓宇狀況之餘,更為進行復修的大廈美化外牆,由內至外為樓宇「升值」。在計劃結束後,當局會分析數據資料,總結經驗,掌握「融合策略」和「小區復修」涉及的具體執行細節和所需資源;同時,了解業主的參與度和能力,尋求改善和優化空間,為日後在其他舊區推行「融合策略」創造更佳成效。

因應九龍城小區的樓宇狀況和業主的需要,市建局將主動出擊,到訪每幢大廈了解情況,為他們設計適切的「小區復修」方案,相關針對性的支援措施涵蓋四個範疇,包括:
(一)增設專項資助 推動業主籌組維修工程
在「小區復修」計劃下,市建局將會為參與的住宅業主,不論自住或非自住,每戶提供額外的專屬工程費用津貼,為大廈外牆及天面進行維修保養,減低每戶需要分擔的工程費用比例。另外,樓宇業主更可同時參加現時由政府推行的資助計劃,以獲取較高的資助,紓緩維修的財務壓力。
(二)促進成立法團 實踐「聯廈聯管」
市建局將夥拍香港房屋經理學會,試行「聯廈聯管」理念,協助未有成立法團的樓宇,盡早成立法團,然後與其他已有法團的單幢式樓宇,合組成一小區,共同聘用物業管理公司,實行「聯合式」管理,令資源更靈活運用,相關開支亦可由參與「聯廈聯管」的業主一同分擔。
(三)提供「鼓勵性利息」助業主設維修基金
因應樓宇保養欠缺持續性的情況,市建局將協助業主就保養周期設立儲備基金,並在供款的初期提供額外三厘利息,作為「鼓勵性利息」,為期五年,有關措施可使儲備基金的初期利息收入有較大幅度的增加,充份發揮基金的「複息效應」,增加其滾存、增值能力。
(四)免費提供物料 安排義工修葺住用單位
將資助業主聘用工程顧問為室內單位進行檢驗,包括結構及滲水勘察,並資助工程所需要的修葺物料,以及由不同建造業機構所成立的義工團隊,安排義工協助進行修葺工作,例如輕度的剝落石屎、更換破損地磚等。
韋志成指出,當局已夥拍地區組織機構,由本月初開始,逐家逐戶派遞「小區復修」計劃的宣傳單張,向業主介紹計劃的內容和申請細節;亦會邀請業主和住戶出席簡介會,作進一步解說。此外,市建局亦委託地區組織,在南角道、打鼓嶺道公園等地方設立街站,即場解答業主的查詢。
另外,市建局將與政府部門合作,配合小區特色設計主題,擴闊或綠化由南角道至打鼓嶺道之間的行人路、美化街道毗鄰的樓宇後巷,以及一併活化附近的打鼓嶺道公園,與KC-017項目的地面行人空間、KC-015項目的地下廣場及毗鄰的一列巴士站,整合成一個景觀開揚的門戶廣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