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家超:將修訂主板上市條件 立法支持家族辦公室業務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出席「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2─變局與信心」致辭時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下的重大發展戰略,對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堅持持續改革開放肩負重大意義,同時也帶來了龐大的機遇和發展動能。香港作為大灣區內高度開放和國際化城市的代表,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航空樞紐,加上「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絕對有能力在大灣區建設擔當重要角色。他又指出,在深化香港與內地金融合作方面,香港有五大金融優勢,可助力推動大灣區建設和促進本地金融業發展。◆香港文匯報記者 蔡競文
談到本港五大金融優勢,李家超指出,第一,香港擁有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處理全球約75%的離岸人民幣支付款額。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今年七月宣布優化貨幣互換協議為常備協議,金管局又進一步優化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支持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持續發展。
互聯互通持續蓬勃發展
第二,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不斷加強。李家超表示,「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多個項目在過去幾年蓬勃發展,而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已於今年七月正式納入「滬深港通」,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選擇。今年八月,北向交易的平均每日交易額超過2,600萬元人民幣;南向平均每日交易額更超過3.5億港元。
第三,香港擁有全球頂尖的投融資平台。截至上月底,共有78所公司已循港交所為支持新興和創新產業公司實施的新制度上市,IPO集資額累計超過5,800億元,讓香港成為全球領先的生物科技融資中心。他透露,下一步,證監會和港交所將爭取盡早提出具體建議,修訂主板上市條件,配合具規模但尚未有盈利或業績支持的先進技術科技企業的融資需求,為香港的投融資平台帶來源源不絕的動能。
第四,香港是世界一流的財富和風險管理中心。香港去年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35.5萬億港元,其中六成半的資金來自境外,足見香港具備實力成為大灣區以至全亞洲的首選資產及財富管理樞紐。李家超表示,政府已經推出一系列措施推動相關業務發展,並將提出立法建議,為單一家族辦公室管理的合資格家族投資控權工具提供稅務寬免,全力推動香港發展家族辦公室業務。
做好綠色金融配套軟件
第五,香港將全力打造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香港的融資平台和專業服務經驗豐富,能全力支持大灣區綠色企業和項目,作綠色和可持續投融資及認證。他說,政府已成功發行接近100億美元等值的政府綠色債券,今年五月更首次發行綠色零售債券,建立起市場基準和豐富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生態。並將繼續推動綠色金融人才培訓、標準釐定、碳市場機遇等多方面的工作,助力大灣區綠色發展。
李家超又提到,為促進保險市場互聯互通,政府正爭取盡快讓香港保險業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設立保險售後服務中心,為持有香港保單的大灣區居民提供全方位支援。也正推動盡快實施跨境汽車保險「等效先認」政策,為經港珠澳大橋進入廣東省的相關香港車輛帶來便利。
香港五大金融優勢
1)擁有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處理全球約75%的離岸人民幣支付款額。
2)與內地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不斷加強,「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蓬勃發展,中國證監會將推動合條件的在香港主要上市海外企業證券納入港股通範圍,研究在港股通增加人民幣股票交易櫃枱,以及支持在香港推出國債期貨。
3)擁有全球頂尖的投融資平台,成為全球領先的生物科技融資中心。香港證監會和港交所將修訂主板上市條件,配合具規模但尚未有盈利的先進技術科技企業的融資需求。
4)是世界一流的財富和風險管理中心,有實力成為大灣區以至全亞洲的首選資產及財富管理樞紐。
5)將全力打造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特區政府將繼續推動綠色金融人才培訓、標準釐定、碳市場機遇等多方面的工作,助力大灣區綠色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