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胡永愛)9月15日,第四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50位青年科學家榜上有名。此次獲獎名單,也顯示港澳地區與內地的學術交流在不斷「升溫」。今年香港地區有兩名科學家獲獎,澳門地區也誕生了首位獲獎人。據悉,每位獲獎人將在5年內獲得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

澳門誕生首名獲獎者

今年,「科學探索獎」獲獎人來自18個城市和地區的35家不同機構,地域和機構分布都更廣泛,其中16家機構首次有人獲獎,西部省份獲獎人數量有所提升。同時,此次獎項中誕生首位「90後」獲獎人,並評出首批醫學科學領域獲獎人。

獲獎人所在機構分布

澳門地區誕生首位獲獎人。獲獎人澳門大學教授麥沛然從事芯片研究,是土生土長的澳門人。他表示:「澳門科學研究的起點不算高,但這幾年得到國家方方面面的支持,又有和大灣區的頻繁互動,進步速度很快。我們會在『小而精』的方向上不斷努力,為國家的科技創新做出貢獻。」

此外,2022年獲獎人展現出中國優秀青年科學家的過人實力。其中90%(45人)有海外一流高校、研究機構學習或工作的經歷。另一方面,獎項評審「英雄不問出處」,獲獎人中既有各項國家級重要獎項的獲得者,也有多人此前沒有獲得過其他知名獎項。50名獲獎人有15位通過自由申報渠道產生,創下歷年新高。

獲獎人群畫像

「科學探索獎」特別關注女性科學家和年輕科學家的發展。今年最年輕的獲獎人,北京郵電大學研究員王光宇正是一名「90後」的女性科學家。她表示:「我正在科研起步階段,『科學探索獎』為年輕科學家提供了極大的激勵和認可,一方面讓我更安心,為從事更有挑戰性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容錯空間,另一方面也讓我感受到更多責任,在未來一定要做出更不一樣的原創工作。」

責任編輯: 蔡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