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上一次外訪是2020年1月17日對緬甸進行國事訪問。時隔兩年多,習近平選擇上合峰會作為線下外交首秀,北京學者認為此舉有進一步穩固周邊之深意。
進一步穩固周邊環境
中國外交學院副院長高飛接受採訪表示,上合組織對中國而言是重要多邊外交平台,其多數成員國與中國接壤,直接關係到中國西北邊界安全與對外經貿往來,中國為之傾注了極大心血,當前全球變局下中國需要進一步穩固周邊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上合組織將迎成立21年來又一波擴員。伊朗料此次將正式加入上合組織,現為觀察員國的白俄羅斯也已提交申請,俄媒還報道稱有十多個國家要「排隊加入」。
高飛指,當前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突出,多邊主義面臨危機,全球治理遭遇挑戰,但上合組織成員國所在地保持相對穩定,政治、經濟與人文等交流有序開展,強化上合組織作用也可為世界安全與發展提供參考。
「一帶一路」迎下一個十年
2013年,習近平在出訪中亞時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時隔9年再臨「一帶一路」首倡地,觀察人士認為中國將與中亞國家深化「一帶一路」合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晨星指,過去9年,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中國與中亞國家互惠貿易增長態勢良好,關係實現全面提質升級。習近平此訪將與中亞國家展望「一帶一路」下一個十年,冀中國與中亞未來進一步發揮經濟互補優勢。中國超大市場規模和超強製造能力可為中亞國家提供穩定安全和較高收益的毗鄰市場,而中亞國家能源資源豐富、通道價值顯著,為深化務實合作提供良好基礎。
「習普」再會晤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普京總統也將出席上合峰會,並與習近平進行會晤,這將是兩國元首在烏克蘭危機爆發後首次線下會晤。
兩國元首上一次線下會晤是在今年2月4日。輿論認為,上周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訪問俄羅斯時與普京會面,是為此次「習普會」作準備。栗戰書在會見普京時說,「中方願繼續同俄方一道,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對此表示,烏克蘭危機爆發後美西方對中俄關係多有揣測,此次「習普會」是對外界揣測最直接的回應,兩國關係經受得住考驗,未來中俄合作空間會進一步擴大。 ◆中通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