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提到文化之都,令我想起曾經講了很多年的亞洲「時裝之都」(時尚之都),如今已不了了之。自1966年成立,時值香港紡織業崛起之際,香港貿易發展局逾半世紀以來,為推動香港商貿活動做了不少工作,尤其是後來的成衣業、時裝界。

當中的有心人曾努力要把香港打造成像巴黎、米蘭、紐約般的「時裝之都」,該局多年來也資助不少創意品牌和設計師到巴黎等時尚之都參展,或組織設計師們到海外舉行時裝騷,得到不錯的反響,但除了個別設計師如伊嘉相對成功,很多都難以為繼。

貿發局成立翌年就舉辦了首屆香港成衣節(香港時裝節前身),為香港時裝界掀開新的一頁,也令「設計師」這個銜頭亮相並獲得肯定。在這之前,香港的製衣廠只是為國外客戶照辦加工生產。隨着新一批從國外學習歸來的設計師努力下,本地「創意」開始出現在成衣中,提升了「香港製造」的質量和品味。

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紡織業北移,但香港設計、市場創意仍廣為受落,隨着1997年接近,香港成為國際媒體的焦點,也把香港時裝節這個摩登盛事推向高潮。1995年初開始,貿發局增添於1月舉辦的「春夏時裝節」,跟7月舉行的「秋冬時裝節」呼應,形成一年兩度的「時裝周」,跟國際接軌。那幾年的時裝騷場常被擠得「水洩不通」,設計師騷更一票難求。

可惜,這個正在國際上冒起的時尚盛事,因亞洲金融風暴及其隨之而來的經濟不振,伴隨成衣業遭到重大打擊,加上生產基地北移,設計上的創意難以體現,以致這個標誌性活動無論是本地設計師,還是外地買家都有些意興闌珊,失去曾經閃爍的光芒,今日更被後來的北京、上海等地時裝周蓋過。2014年,美國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公布年度時尚之都排名,曾經是「亞洲一哥」的香港排名急跌至第二十位,遠遠落後於第十位的上海。而且,香港在亞洲僅排第四位!

今日疫情下的香港時裝節仍繼續,主辦方這些年也不斷注入新的元素,但連他們都似乎忘記了這個曾經滿載着許多時裝人期望的「時裝節」,以首次舉辦計,今年正好是55周年。

香港的「時尚之都」不成功,有點「非戰之罪」,主要是受限於生產基地和市場規模,前者令設計師的意念難以體現,後者則令成本增加。今日香港要成功發展為「文化之都」,背靠大灣區這塊福地,顯然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