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周四(1日),德國政府已拒絕波蘭就二戰問題提出的超1.3萬億美元巨額索賠,並稱其「立場不變」。
報道稱,德國外交部發言人在發給路透社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德國政府的立場沒有改變,即賠償問題已經結束。」
該發言人稱,波蘭早在1953年就已經放棄了進一步的賠償,並且多次確認了這一點,「這是當今歐洲秩序的基本基礎」。德外交部強調,德國堅持其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政治和道義責任。
今年9月1日是納粹德國入侵波蘭83周年。當天早些時候,波蘭執政黨法律與公正黨主席卡欽斯基宣讀了一份報告,表示波蘭政府將向德國尋求6.2萬億茲羅提(1.32萬億美元)賠償,以彌補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入侵和佔領造成的損失。
有報道指出,自波蘭法律與公正黨2015年上台執政以來,多次要求德國賠償,但沒有通過正式渠道提出。2019年,一名執政黨議員曾提出8500億美元的賠償估算金額,而此次波蘭執政黨所提出的數額大大超過了這一數字,多出近5000億美元。
當天的報告發布儀式上,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也表示,這份報告是「從德國重新獲得賠償的重要一步」,「沒有真相和賠償,波德之間就無法實現真正的和解」。
1939年,納粹德國對波蘭發動轟炸和入侵,隨後又在該國進行了長達5年的野蠻佔領。包括300萬波蘭猶太人在內,約有600萬波蘭人在二戰中被殺害,在1944年波蘭發動的反抗納粹德國的「華沙起義」中,約有20萬平民喪生。據波蘭政府統計,二戰期間德國僅對華沙一地的破壞就造成450億美元的損失。
二戰後,德國被分為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1953年,蘇聯免除了對同一陣營的民主德國的戰爭賠款,波蘭出於來自蘇聯的壓力,後來也宣布放棄向德國索要戰爭賠款。
1990年兩德統一前夕,德國與戰勝國法國、英國、美國、蘇聯簽署了「2+4條約」,放棄新國界以東的原領土,承認奧得—尼斯河為德波邊界。國際普遍認為,「2+4條約」標誌二戰正式結束後的和平協定問題也得到澄清,因為該條約的簽署國都持有一個基本態度,即這一新協定將等同於和平條約並排除對盟國賠款的可能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