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學修

由香港特區政府、香港貿易發展局共同主辦的第七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昨起一連兩日在會展中心以線上線下混合形式同步舉行,今屆論壇的主題為「攜手共創新篇章」,吸引超過六千名來自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層官員與商界翹楚參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昨日以視頻方式出席論壇,並發表致辭,提出「四點希望」,當中一點指出,「希望香港做強專業服務,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法律、航運、金融、諮詢等專業服務,打造『一帶一路』綜合服務平台」。這為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指明方向,港人深受鼓舞。
香港享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是「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世界級金融樞紐,充分發揮金融樞紐的功能及優勢,既是助力「一帶一路」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解決自身存在的深層次矛盾、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迫切需要。近年來本港在金融市場方面取得的成就非凡,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論壇上表示,去年港股市值逾5.4萬億美元,相當於香港本地生產總值逾14倍,銀行業總資產逾3.3萬億美元,相當於GDP逾9倍,資產管理規模逾4.5萬億美元,相當於GDP逾12倍,當中三分之二來自香港以外地區。可以預見,在往後的發展中,本港無疑將可得益於「一帶一路」策略所帶來的龐大機遇,在金融方面大有可爲。
一是發揮綠色金融優勢。綜觀全球經濟,綠色金融是大勢所趨,尤其後疫情時代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把綠色發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把建設綠色絲綢之路作為優先任務,旨在對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巴黎協定》作出積極貢獻。而香港既是大灣區的重要城市,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具備獨特條件成為綠色金融的先導者。大灣區同時擁有境內、境外兩個市場,金融資產體量龐大、金融資源配置能力強勁,在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的部署中,規模可觀的基建投資,必然帶來海量的綠色可持續基建融資需求,為大灣區金融機構加強綠色資金合作提供了堅實的產業基礎。通過深化大灣區綠色金融合作,可以為「一帶一路」沿線綠色發展提供綠色金融、綠色投資和綠色技術等全方位的支持。根據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數據顯示,近幾年來非香港機構在香港安排及發行的綠色債券規模激增,其中超過半數來自中國內地。當然,香港綠色市場的發展,需要政府、監管部門自上而下的積極推動,讓綠色金融框架和市場規則更加清晰,共同為香港綠色金融發展夯實基礎。
二是發揮離岸人民幣中心優勢。隨着內地與「一帶一路」國家進一步發展經貿聯繫,人民幣在「一帶一路」區域的認可度不斷提升,在以人民幣計價的龐大貿易及投資需求帶動下,「一帶一路」地區需要發展健全的國際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滿足相關的人民幣結算、融資及資金管理需要。而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其人民幣支付結算的基礎建設發展完善,利用廣泛的清算網絡和高效的流動性管理功能,為境外其他地區提供人民幣頭寸和資金調劑,為各種進出內地和離岸市場的人民幣交易提供穩妥和高效的服務。同時,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外匯市場活躍,擁有不同的金融產品,是內地和國際企業與金融機構理想的人民幣資金和風險管理平台,未來仍將占絕對主導地位。因此,香港要進一步發揮和提升全球離岸人民幣樞紐的功能和服務,包括優化市場基建和鞏固金融平台、加強與沿線國家的人民幣業務聯繫,促進香港銀行與國際金融機構和企業的人民幣業務往來等等。
三是發揮市場環境優勢。香港市場環境多元化,有着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自由成熟的市場體系、低廉透明的稅收體制,資金高度流通與開放,是亞洲最大的資本市場,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包括上市、銀團貸款、私募股權基金、人民幣計價債券等。本港國際銀行與投資機構雲集,在港營運的150多家國際及本地銀行當中,逾70家位列全球百大,大多活躍於區內的企業借貸、銀團貸款及項目融資活動。隨着「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基建項目接踵而來,包括綠色融資及綠色債券等融資需求將持續增加,在境內外的資源互相配合下,香港不僅是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的橋樑,更是十分重要的集融資重要平台,尤其是首次公開招股、債券發行以及私募基金業。在新經濟的大環境下,全球的金融中心都必須與時並進,要把香港發展成更深更廣的融資平台,構建以香港為基地的全球融資體系,為「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籌集資金,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企業在香港上市。
四是發揮高端金融人才優勢。香港具有「兩文三語」優勢,擁有多所世界一流大學,集聚了全球最多的既通曉國際金融知識及經驗,又熟知國內經濟形勢與需求的專業人士,並已在投融資市場、資產管理及離岸人民幣業務等領域具備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可以快速、高效地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項目提供金融、法律、會計等專業服務。例如,香港企業家和專家學者熟悉國際規則、法律、慣例,有豐富的處理國際業務的經驗,可以作為內地企業的轉換帶和橋梁。並且,衆多的金融服務業機構熟悉國際管理、西方會計制度、稅例商業管理與顧問、會計及審計咨詢,這是「一帶一路」戰略下不可或缺的服務。香港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中,人才是重要資源,必須珍惜和重視,特區政府應該推出新政策和措施,吸引世界各地的企業和人才來港發展,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一帶一路」倡議作為國際合作的典範,在後疫情時代無疑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也將是香港突破瓶頸、啟動新一輪發展的重要助推器。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這不僅是香港在新形勢下繼續為國家的發展作貢獻的應有之義,亦是本港推動經濟轉型和謀求長遠發展的歷史性契機。未來,香港可借「一帶一路」之力,在後疫情時代下鞏固金融行業方面的優勢,讓香港在世界經濟新秩序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作者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