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無論什麼行業,要發展成為國際級樞紐或中心,除了一套開放的政策和透明的制度令人信服外,還要有一定的市場規模去配合。就像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14年前被《時代》形容為「紐倫港」(Nylonkong),令香港人興奮了好一陣子。

紐約、倫敦及香港3個城市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都有較大比例的移民人口,是一個文化多元、宗教自由、種族寬容的社會,擁有一個規範化的證券市場,以英語這種世界流通的語言溝通,它們也分別坐落不同的大洲及時區,既互為競爭,也互補不足。

時值全球金融海嘯,全方位開放的香港金融市場難免受到衝擊,不少買了跟股票掛鈎衍生產品的投資損手爛腳,當中包括很多影視紅星,一時成為社會問題。不過,相比起歐美社會,香港的股市和市場悲觀情緒恢復得較快,因為背後有中資的支持。至今時今日,中資已取代其他資本佔據主流。反映的不僅是資本的力量,也同時反映位處東西交匯的香港佔據地理優勢,又在「一國兩制」下發揮了制度優勢。

不過,文化中心不同於金融中心,金融產品是無形的,可以在網上交易,交易者之間不用面對面;文化產品卻是有形的,是一個由具體的人創作的實體成品,可看可聽可品味,既反映現實社會,也包含創作者的個人思想、情感、價值觀和想像力,需要有心人去帶動、推動,共同打造感動人的力量。

所以,一些金融上的優勢延用到文化中心的建設,就發揮不出來。文化界是人的行業,以人為本是根本,也是在艱難時撫慰人心、在戰鬥時激勵士氣、在創傷時滋潤心靈、在和平時陶冶性情的行業,它需要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人類情感之間的紐帶。所以,人,對這個行業尤其重要。

同樣一個題材,同樣一個劇本,不同的人去編寫或導演、去演繹或詮釋,效果可以相差很大。而這有時是無法解釋的。這樣的創作人才,有後天的訓練,也有先天的基因和觸覺,無法解釋,也不需要解釋,只需要尊重和欣賞。而如果真的欣賞了,就要激勵、獎勵對方堅持下去。優質而具內涵的文化精品,不是一次性或若干次消費,能流傳下來的,是當時人類文明的紀錄、審美情緒的反映,也是歷史的見證和後世的精神食糧,是無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