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廣貨廣出」逆勢加速走向全球。據最新統計,今年前7月,灣區及廣東共開行中歐、中亞、東南亞等方向「國際貨運班列」472列,同比增加117.5%;同時,國際班列貨物中「智造」比重提升。

查驗記錄、上傳結果、在線提交審核……在廣州增城西站「國際貨運班列」查驗平台上,增城海關工作人員手持移動「單兵設備」查驗企業申報的一批出口貨物,不到20分鐘就完成了所有查驗環節。隨後,滿載家電設備、食品等「廣貨」的中老國際班列駛出,駛向東南亞的老撾萬象。

中歐班列「華南片區貨物集散物流中心」加速成型,圖為貨物物流。(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 攝)

增城西站:粵港澳大灣區開行密度最大

「國際貨運班列從放行、核封、發車離境到抵達目的地僅用8天時間,運輸時間相比海運節約了50到60天,運輸成本節約了30%,在當前疫情形勢下很有優勢。」廣州興馳國際貨運代理公司總經理趙雄說。

數據顯示,增城西站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開行密度最大的國際班列平台,今年上半年共開行國際班列139列、貨值4.59億美元,分別超出去年全年總數的1.67倍和1.48倍,約佔廣東國際班列開行數量的35%。

廣東在今年前7月開行「國際貨運班列」倍增,圖為班列裝卸。(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 攝)

中歐班列「華南集散中心」加速成型

「今年幾乎每趟國際班列都是滿載而行,出口商品結構也不斷優化,從最初的低值類貨物逐漸優化為以通訊設備、家電、機械設備等中高端產品為主,平均單列貨值超2000萬元人民幣。」黃埔海關口岸監管處有關負責人表示, 通過中歐、中亞、中老、中越等主要線路,家電、太陽能光伏、液晶顯示屏等「廣東智造」輸往亞歐大陸。

廣東國際班列的「新力量」在持續增加。其中,南沙港南站今年首開「中歐班列」,貨物可在南沙港區直接出口,整體物流時間比通過廣州大朗站中轉縮短近2天,比傳統海運時間壓縮近60%。今年8月初,在廣東省唯一的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廣州國際港,新的中歐班列站點啟用,廣州中歐班列(國際港)與已有的廣州中歐班列(大朗)聯動,推動中歐班列「華南片區貨物集散物流中心」加速成型。

責任編輯: 蔡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