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思幼稚園全校有14名學生和5名教職員染疫,全校停課一星期。圖為蔚思幼稚園。(中新社)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香港昨日新增8,488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傳染力極強的新變異病毒BA.4或BA.5已成為新冠病毒主流,佔新增確診個案52.8%,之前染疫的市民更有可能二次確診。衞生防護中心昨日表示,近日二次確診人數有上升趨勢。特區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相信,香港的BA.5個案佔比會持續增加至90%,每日新增確診個案或上升至兩萬宗,整個9月仍處於上升軌道,但「一刀切」收緊防疫措施的代價太大,建議加強「老弱婦孺」等高危人群疫苗接種率。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建議特區政府馬上落實第四階段「疫苗通行證」、取消接種第二針與第三針的半年限制,把「疫苗通行證」涵蓋至12歲以下人士,以及調低接種第四針的年齡限制。只要降低重症率,入境檢疫期甚至可以放寬至「0+7」。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日在疫情簡報會上表示,政府化驗所8月26日的最新檢測結果顯示,懷疑Omicron BA.4及BA.5個案佔比持續上升至52.8%(當中88%懷疑是BA.5;12%疑是BA.4),BA.2.12.1佔比略降至6.9%,BA.5已超越BA.2.2,成為香港主流新冠病毒。雖然昨日新增個案回落到九千宗以下,但她指出每日個案有起伏,不能完全反映真實趨勢。

第五波期間,不少市民受BA.2.2感染,但隨着BA.5成為主流,第五波的康復者也有可能再中招。張竹君說:「二次感染我們暫時看到數字是1%至2%之間,略略上升了少少,可能我們與第五波早期,2月至3月開始時都距離接近半年,可能有些人的免疫力都開始低。」

17月大男童轉危殆插喉

至於較早前確診的17個月大男童,情況轉為危殆,他昏睡情況增多,要插喉及用呼吸機保護氣道,維生指數穩定,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說:「他曾經抽筋,抽筋時試過呼吸不順,甚至懷疑他曾停止呼吸,究竟會否有影響呢,這些也有很多原因。」

政府專家顧問、兒科專家劉宇隆教授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相信香港疫情會如海外一般,整體疫情隨着BA.5佔比上升而升溫,直至BA.5及BA.4佔比增至八九成時,疫情才會回落。

他以新加坡為例表示,當地疫情最高峰時,每一百萬人口就有2,000宗確診,若以此推算,料香港確診數字介乎1.4萬至2萬宗時才會「見頂」。但新加坡防疫措施較香港寬鬆,因此香港疫情上升速度仍較緩慢,料整個9月都處於上升軌。

但劉宇隆強調,嚴苛的入境檢疫措施會令香港百業蕭條,而且輸入個案的比例較低,故現時「3+4」的入境檢疫措施不能輕言收緊。而學生正常上課最為健康,因此也應堅持面授課程,不應「走回頭路」。只要加強「老弱婦孺」高危人群疫苗接種率,堅持全港師生每日快測,就能順利堅持至混合免疫平衡,疫情回落。

專家倡「0+7」方案增接種誘因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認為,目前是推高混合免疫效果的好時機,建議特區政府盡快考慮落實第四階段「疫苗通行證」,即取消接種兩針後6個月的寬限期,鼓勵所有市民接種第三針,以換取生活「復常」。

他又認為,目前境外抵港人士所帶的病毒,與本港正在爆發的病毒並無分別,加上入境者有「黃碼」及定期檢測安排,風險可控。特區政府應推行入境檢疫隔離「0+7」的方案,作為提升疫苗接種率的誘因。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也認為,目前與第五波的情況不同。香港目前兩針的整體接種率高,三針接種率也理想,不宜再大幅收緊防疫措施,以免經濟大受打擊,建議特區政府應針對性地催谷及便利高危人士接種第三及第四針,包括為他們提供上門接種服務,以及鼓勵市民減少社交活動,爭取時間推高第三及四針的接種率。

◆教育局要求師生提前兩日快測。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左三)昨日到訪聖若瑟書院,了解學校防疫抗疫及準備開學情況。(蔡若蓮Fb圖片)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