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昨日宣布多項措施加強防疫。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香港昨日新增7,835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其中7,665宗為本地病例,再多7名長者染疫死亡,入院病人數目也持續上升,新變異病毒株BA.5的個案佔比新增個案再升至約45%。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過去兩周確診個案急速上升,估計單日確診數字很快破萬宗,並可能繼續上升,整體公營醫療開始受到壓力,預計多達五成非新冠病人服務會受影響。為壓抑疫情,他宣布6項新防疫措施,包括只要多於8人即超過一枱用膳即定義為參加「宴會」,須有24小時內的快測呈陰性結果才能進入餐飲處所;70歲以上未接種疫苗或只打一針的確診長者均需送往隔離設施;所有表列處所員工須每3天快測,院舍及醫院亦會加密核酸檢測的次數。倘疫情不受控,政府有可能被迫收緊社交距離措施。

出席婚宴人士除需要掃「安心出行」碼外,明天起更要出示快測陰性證明。圖為婚宴場所。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盧寵茂:單日確診數料很快破萬

盧寵茂昨日在疫情簡報會上指出,第五波疫情回落後到6月初有反彈回升,7月雖曾有一段時間較穩定,但過去兩周確診個案數字急速地由4,000多宗回升至前日超過8,500宗。連同昨日的7,835宗,已是連續3天確診數字超過7,000宗。即時繁殖率由原來曾低於1回升至最新的近1.44,換言之,確診個案兩周後可能會變成雙倍,估計確診數字可能很快超過1萬宗甚至再繼續上升。目前,重症死亡個案及總體入院人數上升,影響非新冠病人的醫療服務。

因應疫情發展,特區政府決定調整防疫政策。其中,為減低餐飲處所及表列處所傳播風險,特別是涉及除口罩活動,故明日(28日)起將目前適用於酒吧顧客的檢測要求,擴展至出席宴會人士。

「宴會」的定義為多於8人有共同目的下同於餐飲處所用膳,如12人分兩枱用膳也視為「宴會」,出席者均須於出席前24小時內進行快速抗原測試,並出示陰性結果的照片予餐飲處所負責人檢查,方可進入該處所。考慮到不少市民或因不同原因已進行核酸檢測,若進入處所前48小時內獲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可替代快測要求。

所有表列處所員工須每三日快測

同時,現時適用於餐飲處所員工的檢測要求,將擴展至所有表列處所即美容院、派對房、卡拉OK等員工,所有員工須每3天進入處所前進行快測。

在管控社區確診個案方面,除維持現時的準則,即確診者同住家庭成員若屬高風險人士如長者、長期病患、嬰幼兒,以及沒有專用洗手間的感染人士,一律送往社區隔離設施外,更特別關注到長者,故70歲或以上未曾接種疫苗或只打了一針的確診長者,必須送往專為長者而設的社區隔離設施隔離。

盧寵茂解釋,數據顯示,70歲或以上若未打針或只接種了一劑疫苗,染疫後死亡率最少5%,最高達16%,有必要送往有醫護團隊服務的長者隔離設施,可及時提供診治用藥,降低重症風險。

為加強保護院友,病人及醫護人員等重點保護人群,政府已要求所有院舍下周三起加密核酸檢測至隔日一檢。政府會全面增加院舍檢測支援,包括安排檢測商為全港1,100間院舍定時上門收集樣本。醫管局亦正籌備加密重點醫護的核酸檢測,實行隔日一檢。

強檢大廈未有檢測者將面臨罰款

特區政府亦會增加強制檢測公告,及加強跟進強檢大廈的檢測情況,向未有遵從檢測者發出強檢令或定額罰款通知書。為確保措施有效執行,政府會聯同保安局及執法部門加強執法,包括監察「紅碼」確診者有否撤離居所,加強「紅/黃碼」人士不能進入指明處所的核查,並重點巡查群組聚集黑點等。

盧寵茂表示,過去一個月,執法部門在食肆及表列處所合共就「疫苗通行證」作出逾6.6萬次執法,其中向未遵從「疫苗通行證」的「紅/黃碼」者發出11張定額罰款告票,並向沒有盡責檢查的處所負責人提出4次檢控。除繼續突擊巡查外,執法部門更會主動翻查「疫苗通行證」紀錄,向違規進入處所者採取跟進行動。

他強調,抗疫不僅是政府、醫療機構及檢疫人士責任,亦是全體港人的責任,「只有大家合作控制疫情,將上升軌跡拉平,才能減少公共醫療壓力。否則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有可能被迫實施收緊社交距離措施。」

餐飲業:理解加辣措施 慶幸未收緊人數時間

(記者 唐文)對於特區政府因應疫情規定超過8人共同用膳須有快測陰性證明,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快測要求雖然會對業務造成一定影響,但特區政府未有下調8人一枱的人數上限,亦未「一刀切」禁止晚市堂食,故已感到慶幸。他表示,理解現時疫情反彈,政府有必要收緊措施,希望市民積極配合,不要出示虛假的快測陰性資料。

黃家和一直擔心確診數字回升下,政府會對食肆防疫 「加辣」,昨早在電台節目上指出業界已接獲不少中秋訂單,預計這個傳統節日可做到4.2億元的總營業額,是平日2億元的兩倍以上,不希望政府收緊餐飲處所的防疫措施。

盧寵茂昨午則表示考慮到對巿民生活和經濟的影響,要以最低成本換取最高抗疫效果,決定8人以上分枱在同一食肆用膳視為宴會,出席者須先要快測呈陰性。黃家和表示有關要求會對食肆生意造成影響,但相信不至於太嚴重,「不會構成太大問題,之前我們都有檢查『安心出行』、疫苗通行證、『紅黃碼』,現在要看多一個快測圖片,需要做多些功夫,但不會是很大困擾。」

政府加強防疫 兼顧經濟需要

他表示,早前政府要酒吧顧客出示快測陰性結果時,不少經營者也擔心顧客會使用虛假資料圖片,前線員工難以辨別,或因而導致違法,而業界曾就該問題與政府溝通。他引述食物環境衞生署回應指出,出示真實資料的責任歸於顧客,處所只負責檢查,故相信對食肆也會採取同樣標準,並呼籲參加宴會的顧客使用真實照片。

他強調,始終現階段疫情嚴峻,短期內很可能會單日確診破萬宗,因而理解政府加強防疫措施的,惟希望即使疫情進一步惡化,政府也不應忘記平衡經濟需要,避免重回以往「一刀切」作出限制的老路。

「3+4」檢疫安排未增輸入風險

疫情反彈下,或有人質疑是否與特區政府本月12日實施「3+4」入境檢疫安排有關。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昨日表示,海外入境人士改為只須在指定酒店隔離檢疫3天後,整體抵港人數有持續上升趨勢,但輸入個案維持相同水平,確診數字的比例更相對下跌,反映有關安排未有增加社區的感染風險。特區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有關數字,按「科學為本」原則,以精準措施確保輸入個案風險可控。

香港昨日新增170宗輸入個案,其中55宗在機場檢測發現,38宗於酒店檢疫期間確診,而63宗是已完成檢疫離開酒店的「黃碼」人士,餘下14宗是7日後個案,但大部分病毒量低,疑為「復陽」個案。

輸入個案比例相對下跌

盧寵茂指出,實施「3+4」檢疫安排後抵港人數上升,但輸入個案維持每日約195宗。由於入境人數上升,總體輸入確診數字維持不變,即輸入個案比例相對下跌。政府當初的評估是輸入個案會約佔整體入境人士的4%多一點,但實施新安排以來輸入個案比例現只約3.6%。

他說,抵港人士離開指定檢疫酒店前後,透過檢測發現的個案比率與上月相若,維持約八成,這是在預計之內,而第4天及第6天核酸檢測及每日快測發現的個案比率亦超過九成,這亦跟修改「3+4」檢疫安排前數字相若,也是預計之內。他表示,抵港人士「醫學監察」期間受「黃碼」限制,不能進入高風險場所,根據最新數據,有關安排實施後未增加社區的感染風險。

被問及有專家呼籲進一步實施「0+7」檢疫安排,取消酒店隔離檢疫,盧寵茂表示,「3+4」檢疫措施實施時間不長,政府會密切留意疫情發展,以科學為本、精準防疫,檢視相關數據再研判下一步方案,不斷優化檢疫措施。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