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由於相對富裕和自由,以及長期作為外商進入內地的窗口,香港有很多國際藝術團體來演出,所以,香港不缺藝術活動。只是,這些活動似乎只為富裕階層服務,普通市民可望不可及。

真正的文化藝術之都,除了要擁有一批具國際知名的藝術團體或藝術家外,還要有願意花錢專門到這裏看演出的外來觀眾。像紐約的「百老匯」,除了少數紐約市觀眾外,更多是專程從美國各州來看音樂劇的遊客,這些眾多的外地觀眾可令一齣排練多時的音樂劇演出多幾晚,令平均成本拉下來,投資者也有多些收入,藝術家及其藝團的生命得以維持。

近期,隨着西九文化區各設施陸續落成,尤其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一些深圳朋友常問我看了有沒有或感覺如何之類?他們很想過來參觀。當然,現在因為疫情封關,他們來不了只是暫時的,卻反映出跟香港毗連的大灣區內地各城居民的想法,而這正是香港要發展為位處亞洲的「文化之都」的觀眾基礎。

同樣的邏輯也可應用在表演藝術方面。以前,香港曾被捧為「東方荷里活」,是因為小小香港的影視製作成品除了香港這點人口外,還輸出東南亞市場,乃至日韓和歐美的唐人街,擴大了觀眾基礎,而這些外地收入可彌補製作成本。當然,現在隨着當地電影業崛起,尤其是內地製作水平提高,低成本兼題材太本土的「香港製造」難引起外地華人的共鳴,加上很多影視工作者北上發展,香港本土電影業不振,難以避免。

但在舞台表演藝術層面則不同,他們北上發展的機會不多,既然香港有這麼多表演團體,大灣區內地居民長期受香港文化影響,又有粵語這道「共同語言」,這是一批潛在的文化消費力。

政府之前常宣傳「1小時或2小時生活圈」,如今又有高鐵兼港珠澳大橋等交通便利,如果政府文體旅遊局能制定相關政策,並跟各方作些協調工作,把來香港看舞台表演或參觀藝術展作為文化旅遊項目之一作推廣,吸引內地居民來港觀看,既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也為本港演藝團體擴大觀眾基礎。打響了這個文化品牌之後,內地其他城市乃至東南亞等地的華人也以來香港參與藝術活動而非只是購買奢侈品,「文化之都」自然而成。

就像幾十年前,香港的文青以「歐遊」為時尚,甚至嚮往台灣的文化氛圍,正是因為當地有他們長期打造的本土文化節目或項目,並形成其獨特的文化產業,吸引另類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