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由於中央給予香港新定位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一時之間,「文化之都」這個詞成為熱搜,藉着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這個「大慶」,疫情下的香港成功舉行了很多相關文化藝術活動,尤其是藝術品展覽。

其實,香港從來不缺這類展覽,早在黑暴和疫情前,香港的藝術展就很活躍,除了商業化兼具國際性的Art Basel、Art Central之類,還有各種大小不一的表演類藝術節;除了傳統的文化中心、藝術中心、大會堂、中央圖書館等大堂有定期展覽,還有近百家規模不一的博物館,近年更出現多處舊建築活化後形成的場館,如中區的大館等,還有不少商場附設的藝術項目。如尖沙咀的K11人文購物藝術館等。

此外,各大學校園也有定期展覽活動,當然,少不了市民熟悉、較大型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亞洲國際博覽館等。到了近期,籌劃逾20年的西九文化區系列文化設施陸續落成,加上預計明年啟用的東九文化中心等等,香港在文化硬件建設方面並不弱。

但在軟件──本地藝術家和文化人方面呢?這三四年間,我接觸過的藝術家們無不叫苦連天,黑暴和疫情令很多藝術活動停止了,藝術家們的表現機會也沒了。

這個行業的人以自由工作者居多,沒有了藝術活動和演出,等於斷了他們的收入。為了生計,有些人放下專業轉行了,當中有人可能就此一轉不回頭。當然,疫情終究會過去,香港也會恢復常態,之後呢?

以香港只有730萬人口的市場規模,要像紐約、巴黎般躋身國際級文化之都或藝術之都,除了由公款或政府支持、商界資助的外地藝術團體來演出或舉辦藝術活動外,本地藝術家和藝術團體的發展出路是當局必須考慮的。

文化之都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是雙向的,不僅僅是對外開放、花錢引進外地藝術團體或項目來,更重要是提高本地製作水平,向外推廣本地高水平的節目或項目,令更多外人欣賞並肯定香港也有本土的國際級藝術家或其作品達到國際級水平。換言之,我們這個文化之都有長駐的國際級藝術家,這裏是世界各地藝術家嚮往的都會。

記得十多年前,曾有高官向傳媒炫耀:他的周末,是和太太飛巴黎聽歌劇。好不豪氣!顯然,在他心目中,巴黎這個國際藝術之都,值得他花這筆錢和來回十多小時的旅程過一夜!

當然,我們並不鼓勵像他這樣的「特權客」,但香港要「養活」自己的國際級藝團或藝術家,僅依靠香港的730萬觀眾是遠遠不足的。那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