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長期以來,無論透過書籍、報刊或電影電視,我們都知道,相對富裕和先進的西方人是帶着征服或救贖的心態來到東方的,包括文化征服和宗教施捨,他們懷着文化自信和優越感來投資或工作,也把自己信奉的意識形態或文化傳播。當中有人因為接觸東方文化和東方人多了,慢慢放下偏見,尊重乃至欣然接受東方文化。

過去一個月,時值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加上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大大激勵了香港各界舉辦慶回歸25周年相關文藝活動,港人的藝術細胞也活躍起來,令人發現,原來一向予人「經濟動物」印象的香港人中不乏藝術天才,當有閒情或空間或需要時,這種潛能就會施展出來。加上中央把香港定位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不少人都對此充滿憧憬。

然而,憧憬歸憧憬,但如何落實發展,卻非只是說說。能否成為實質意義上的世界文化之都,還要各方面的配合,尤其是人的觀念。

在很多人的習慣性思維裏,巴黎、紐約、倫敦等是世界文化之都,那裏也是想當藝術家的年輕人嚮往的地方,或藝術家們想去聚集的地方,因為有濃郁的藝術氛圍和寬容的社會環境。當然,我們的北京、上海近年也成為藝術家聚集之地。

上世紀九十年代歐遊時,我就明顯地感受到這一點,在巴黎街頭隨便一個報攤或水果攤,其擺設都別具心思,很有藝術感;而在音樂之都維也納,除了有不少已故音樂家的故居或曾停留之處供遊覽外,在街頭巷尾,的確久不久就聽到似曾相識的音樂之聲,或遇上街頭表演者。遊人順便駐足聆聽,然後又很自然地打賞。

而在同時期的香港街頭,無論是高級的中環,還是市井的旺角,也有些街頭表演者,旁邊也放着一個收錢的筐子或袋子,人們卻投以施捨乃至不屑的目光,覺得他們是「行乞」的。

可幸,這種「東西有別」的觀念近年似乎得到改善,因為今日香港的街頭表演者不少,有些更是主修藝術專業的人士,他們有感無法躋身專業藝術團體,又不想荒廢所學,只好先找一份可餬口的工作,利用晚上或假期到公園或公共空間表演,同樣放一個收集小額款項的袋子,一句「謝謝」就自信投入地唱起來。圍觀者或過路者也樂得有歌聲陪伴,紓緩平日繃緊的神經。

香港要成為文化之都,首先要呈現出寬鬆、包容、多元的氣象,文化寬容是社會和諧的潤滑劑,也是文化之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