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郊遊時最好穿上淺色長袖長褲,並使用昆蟲驅避劑,避免被蚊蟲叮咬。/資料圖片

大公報報道,本港近日發現數十宗輸入瘧疾個案,防蚊患問題再引起市民關注。不同種類的蚊可傳染多種疾病,包括瘧疾、登革熱、日本腦炎、寨卡病毒感染等,日常防蚊工作不可鬆懈。

瘧疾由按蚊傳播,雖種類繁多,但帶有瘧原蟲即有機會傳播瘧疾的按蚊,在本港只有兩種,分別為微小按蚊及傑普爾按蚊,過去十幾年均未在市區發現。去年大欖涌水塘附近曾發現有傑普爾按蚊滋生,衞生署認為本地傳播風險低,但市民仍需注意日常防蚊。/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

香港蟲害控制從業員協會會長梁廣源向大公報記者表示,本港的兩種按蚊易滋生於無流動性、乾淨清澈的溪水、水田或浸過水的草地中,故多出現在郊區,基本上不會攜帶傳染病。他說:「市民行山時無可避免會被蚊咬,其實無需太過擔心感染疾病,但若有不舒服應立即求醫。」

定期清積水 出行穿淺色長袖長褲

梁廣源指出,其實香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九成蚊子為白紋伊蚊,即登革熱的病媒蚊,多於小型水體中滋生,包括雨後的積水坑等,平時若遇到靜止或棲息中的蚊子應第一時間殺滅。他表示,每日日出後兩小時及日落前的兩小時,白紋伊蚊的飛翔能力最強,可用低劑量滅蚊噴霧劑,以45度角由上而下向低矮草叢噴灑,較容易起到滅蚊作用。

梁廣源提醒市民,日常家居生活中最好安裝防蚊紗窗,出行注意保護自己,攜帶滅蚊噴霧,穿上淺色長袖長褲出行,定期清理積水位置,即可減少蚊蟲滋生。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