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香港地方志中心與中華書局再度攜手參與香港書展,於今日(21日)下午在會展中心舉辦題為「『一國兩制』下的香港:過去·現在·未來」的專題講座,邀請五位本地權威學者擔任主講嘉賓,透過他們的真知灼見,找出「一國兩制」如何行穩致遠,為未來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作出貢獻的方法。

香港地方志中心與中華書局在會展中心舉辦題為「『一國兩制』下的香港:過去·現在·未來」的專題講座。(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麥鈞傑 攝)

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學術及對外關係)及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劉智鵬教授為聽眾講解香港歷史背景的形成及其在中英談判前後的變化,又講到香港回歸歷程的曲折,以及回歸和「一國兩制」的歷史意義,客觀全面地交代了香港回歸祖國25年,「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和面臨挑戰的歷史進程,令聽眾更明白「一國兩制」的初心。

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榮譽教授劉蜀永就「『一國兩制』的變與不變」與聽眾作分享,他提到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曾表示,「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是個哲學問題。劉蜀永指,「一國兩制」方針在大原則上沒有改變,但是細節可以有所調整,問題是改變的方向,是否向好的方向發展,是否有利於香港的繁榮和國家的發展。他舉例,回歸後香港人有更多機會參與國家事務,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人數均增加一倍,這就是好的改變。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研究資助局主席及香港都會大學榮休校長黃玉山教授則和聽眾講解「『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關鍵」,他認為有四個方面,第一,中央政府應堅決支持「一國兩制」原則的落實不走樣,出台更多支持香港發展的舉措;第二,香港特區政府、政界人士及市民大眾都要認真學習基本法,提升對基本法的認知,了解憲法和基本法的關係,維護好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第三,特區政府要有為、高效,公務員團隊要勇於承擔、與時俱進;第四是特區政府、愛國愛港和各界人士要努力發展經濟民生,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大力發展創新科技,香港才可以有重大改變。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名譽教授陳坤耀,向聽眾講述大灣區發展戰略的重要性,以及與香港關係緊密的原因。由於在2010年,內地現代服務業發展不如理想,失去經濟發展動力,現代服務業由現代金融、資訊科技、科技和專業服務及物流業組成,是後期經濟成長的支柱。而最有能力發展的地方是廣東,因此國家由前海開始一路擴展至大灣區,大灣區背後是中國改革開放2.0的龍頭,大灣區發展戰略對整個中國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香港要應用好「兩制」接軌國際的優勢,配合大灣區的發展,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香港專業進修學院校董會主席兼校監劉佩瓊認為,在「一國兩制」下,港人要裝備好自己,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港人可以加強對地缘政治、區域經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十四五」規劃及香港優勢、定位及發展前景的認識,抓住機遇,成就自我,貢獻國家。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楊新雨報道)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