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宮·永樂疑陣》渲染圖。(故宮出版社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曾打破全球眾籌預售紀錄的故宮互動解謎遊戲書《謎宮》系列再度上新。7月6日,故宮出版社互動解謎遊戲書《謎宮·永樂疑陣》發布眾籌消息。據悉,這一新作中包含了百餘個「硬核」知識點。故宮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作品在裝幀形式、時代方向和解謎情節等方面均讓人耳目一新。

據介紹,經過近兩年的籌劃,《謎宮》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謎宮·永樂疑陣》即將面世。在裝幀形式上,《謎宮·永樂疑陣》一改線裝書的樣式,採用「探案手札」的全新設計。手札內收納了諸如旋轉卡盤、地宮模型、入車易知、木工尺、環京輿圖、簿冊信札、瑞獸圖等幾十件道具,儼然一部歷史百寶匣,大大提升了書籍本身的互動性。

《謎宮·永樂疑陣》線下解謎體驗。(故宮出版社供圖)

在時代方向上,該書從清朝「穿越」到了明朝。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紫禁城,至今已超過六百年,先後有24位皇帝在這裏處理政務、生活起居。這座規模宏大的宮殿建築群,最初是什麼模樣?在興建過程中發生過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新書聚焦明朝初年,為讀者展開一段紫禁城肇建之時的歷史往事。

在解謎情節上,編者將眼光從紫禁城逐步放大,越過宮牆去觀察明初的北京城。通過一張張輿圖,一重重機關,連續不斷的情節觸發,指引着讀者接近謎底真相。

《謎宮·永樂疑陣》紫禁城游標滑軌內頁。(故宮出版社供圖)

《謎宮·永樂疑陣》還繼承了該系列的精髓——將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歷史檔案、解謎遊戲、文藝創作融為一體,藉助故宮博物院豐富的院藏資源講述已被時間遺忘的故事,破解純正的中國文化元素謎題。為最大限度提升真實歷史背景下的文藝創作水準,編者參考了大量歷史資料,包含《實錄》 《會典》一類官書文獻,私家史乘也被徵引調查,還有諸如《單士元集》等第一代故宮人的相關著作,甚至是近年來紫禁城的考古成果也被充分利用。

明朝的服飾也是《謎宮·永樂疑陣》重點呈現的內容。故事中出場人物的服飾種類繁多,如錦衣衛飛魚服、內官監製式冠服及外國使節的異域裝扮等。編者除了參考《明宣宗行樂圖》《明憲宗元宵行樂圖》《徐顯卿宦跡圖》《職貢圖》等官方粉本外,還對比研究了大量散藏的明人肖像,以致新作中包含了百餘個「硬核」知識點。

《謎宮·永樂疑陣》外藩內頁。(故宮出版社供圖)

紫禁城走過六百年的歷史,經歷了一系列改建、擴建、焚毀再重建的過程。在《謎宮·永樂疑陣》中,編者引用前人提煉出的150餘條表現紫禁城建築變遷的史實,匯集為一份《紫禁城建築年表》,置於書中,以示文化遺產的一脈相承。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表示,這是一部由故宮人編寫的紫禁城故事。通過文物、歷史檔案,並結合了線上APP,將傳統文化與創新科技融合在一起。它的裝幀又是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體現了故宮出版的活力。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都能了解《謎宮》,通過《謎宮》打開這座承載着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文化殿堂。

《謎宮·永樂疑陣》角色形象及紫禁城建築年表內頁。(故宮出版社供圖)

據悉, 2018年10月,《謎宮》系列的首部作品《謎宮·如意琳琅圖籍》在38天的眾籌預售期內,售出12.2萬冊,預售金額2020萬元,打破了全球主流眾籌平台的出版物眾籌紀錄。至今,《謎宮》系列累計銷售超過70萬冊,入圍國家新聞出版署「數字出版精品遴選推薦計劃」,並獲得中國版權協會「中國年度文化IP金竹獎」等眾多國家級獎項。

責任編輯: 蔡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