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楊奇霖)7月5日,記者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絳縣橫水西周墓地M2055發掘資料對外公布,確認該墓葬屬於西周中期偏晚倗國中等貴族墓,並出土1件刻有銘文的楚公逆短劍,對研究楚公逆的年代具有重要價值。
橫水西周墓地位於運城市絳縣橫水鎮橫北村以北約800米處,墓地保存較完整。2004年—2007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運城市文物工作站和絳縣文物局組成聯合考古隊對墓地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共發掘西周時期墓葬1299座。

據考古工作者介紹,M2055位於墓地中部偏西位置,葬具為一槨二棺,墓主人為男性,墓內有兩名殉人。總計出土了隨葬品共計228件(套),種類有青銅器、陶器、玉石器、骨角器、蚌貝器等。其中青銅器數量最多,包括禮器、兵器、工具、車馬器等。

最令考古人員驚喜的是,該墓葬中出土11件兵器,其中有一件短劍,堪稱「寶貝」。短劍通長22.8厘米、劍身長18.8厘米、最寬3.6厘米,重150克。身呈長條形,中部起脊,兩刃斜直,刃緣鋒利,劍身橫截面呈菱形。劍身近莖格處兩面均飾陰線人面紋。兩面人面紋頭頂上方鑄銘文:「楚公逆□□中戈。」有可能該件器物的作器者為楚公逆。「以前,我們判斷楚公逆所處的年代在西周晚期,這把短劍的出土,把其存世的時間提前到了西周中期的晚段,所以楚公逆短劍的出土,對於研究楚公逆的年代等具有重要價值。」考古工作人員說。

從目前已確定的考古定論判斷,橫水墓地是西周時期的倗國墓地,同一墓地的M2158墓主被認為是倗國一代國君——倗伯。與其相比,M2055的墓葬規模雖稍小,但隨葬品與之差距很大。二者之間有一些共同特徵,例如墓壙東端外側都有柱坑,墓底都有腰坑,墓內都有殉人,葬具均為一槨二棺,頭向均為西。以上這些特徵都表明墓主人的身份應為倗國的中等貴族。
責任編輯:
蔡洋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