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為經濟發達的國際都會,房屋、安老、扶貧、醫療、青年發展等與市民利益息息相關的深層次問題卻長期未能有效解決, 對香港穩健發展、社會和諧造成影響。習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講話明確要求,「切實排解民生憂難」,給新一屆特區政府設定了重要的具體施政方向,指引特區政府需要拿出以結果為目標的行動全力解決和落實。中央和香港社會都熱切期待,新一屆特區政府務實有為、不負人民,把全社會特別是普通市民的期盼作為施政的最大追求,集合愛國愛港、德才兼備的各方面人才,凝聚各方智慧力量,着力提高治理水平,有效解決管治難點痛點,真正做到以民為本、急民所急、為民解困,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切實排解民生憂難」,是香港由治及興的應有之義。習近平主席一直心繫香港民生,「我的心和中央政府的心始終同香港同胞在一起」當然就包括對民生福祉的關切。在重要講話中,習近平主席指出,當前,香港最大的民心,就是盼望生活變得更好,盼望房子住得更寬敞一些、創業的機會更多一些、孩子的教育更好一些、年紀大了得到的照顧更好一些。這是對香港市民的期待的實在描述。

大力改善民生,讓市民過上好日子,是特區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習近平主席強調,「要切實排解民生憂難」。這「憂難」二字,一方面廣泛概括了香港市民的各種所思所想所求,對能否通過辛勤工作改變自己和家人生活心存疑憂;另一方面,準確點出香港改善民生面臨着不容低估的具體困難和挑戰。

香港土地供應不足、樓價高企、公營房屋滯後,導致劏房處處;社會分配長期沒有與時俱進優化,令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經濟結構單一,造成年輕人向上流動乏力;人口老化、投放資源滯後,安老、醫療服務供求失衡矛盾日趨尖銳。過去受泛政治化的干擾,這一系列長期困擾香港的深層次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而且持續累積,令香港社會怨氣高漲,成為引發社會不安、阻礙發展的重大負面因素。如今香港重回發展正軌,進入由治及興的新階段,社會各界集中精力謀發展,為解決這些深層次問題提供必要環境和基礎,也令廣大普通市民重燃改善民生的希望。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要「切實排解民生憂難」,達到習近平主席的要求,回應市民改善民生的迫切訴求,新一屆特區政府就要把準社會脈搏,把達到市民期望的結果作為施政目標,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去尋求解決問題。行政長官李家超已明確宣布,政府施政會以民為本,關心民心所盼,以結果為目標,在土地房屋、醫療、安老護幼、青年發展等方面迎難而上,解決問題,為市民解困。

有了改善民生的具體目標和堅定決心,接下來的關鍵就是迅速行動、早日見到成果,這就更需要着力提高治理水平,採取施政新思維、新辦法,打破常規,破難而進,包括全面提速、提量、提效,增加多元土地房屋供應,增加青年創業、向上流動空間,並且通過社會分配的創新,讓發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市民。而為實現革故鼎新,習近平主席作出明確指引,「要按照德才兼備的標準選賢任能,廣泛吸納愛國愛港立場堅定、管治能力突出、熱心服務公眾的優秀人才進入政府。」

以往特區政府的施政思維長期以「程序」為主導,工作講究按部就班,應對新挑戰往往慢半拍,如今破解深層次矛盾、改善民生不能再等,要實現新突破,必須進一步革故鼎新、優化治理能力,需要物色更多堅定愛國愛港、了解社情民意、掌握行業專業趨向、熟悉內地兼具國際視野的各界有識有能人士,加入特區政府、公共機構,貢獻新創意、新思維,打破僅按規條辦事的文化,改變「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心態和作風,推動特區政府最大限度把握民心,堅定共同追求。香港社會期待並且相信,特區管治團隊會積極行動起來,更科學理性、更務實肯幹,執行政策時能更高效到位,以施政的實際成效積極回應市民的關切,不辜負習近平主席的囑託,不辜負中央的厚望,不辜負廣大香港市民的期盼。

責任編輯: 許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