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華(左)和李國立對於參與劇集製作感到十分光榮。
◆ 《獅子山下的故事》以小見大、以情為血肉是這部戲的整體概念。
◆ 吳錦源提出以一間茶餐廳為舞台,說一個幾十年香港變遷的故事。
◆ 吳千語飾演的李友好美麗而堅強。
◆ 周柏豪飾演勞永逸總願努力作出承擔。
◆ 樊亦敏飾演的甄茜美刁蠻任性。
◆ 李治廷飾演的羅梓康睿智俊朗。

香港文匯報訊 由黃覺、胡杏兒、李治廷、吳千語、周柏豪、熊黛林、陳家樂等主演的劇集《獅子山下的故事》,自6月20日起,逢周一至五晚上9時30分在香港開電視播出,劇集自播映以來,贏得觀眾關注,有觀眾指故事內容如同是香港回憶錄,每每細味、當中甘苦甜酸難以筆墨形容。從當年的傳呼機、收音機、人物的細膩配對,勾起熟悉的親切感,亦有觀眾認為該故事是大家共同的回憶,是一種對過去的肯定,也是一種良好的情感共鳴。反思昔日安逸與艱辛的經歷,喚起了大家的積極、樂觀與信心,同心協力,腳踏實地追尋夢想。

紫荊文化集團為了香港回歸25周年而特定開拍的獻禮劇《獅子山下的故事》現正熱播中,創作團隊為能夠參與感到非常榮幸,同時亦感到責任重大,整個拍攝期間是新冠疫情最高峰的時候,每一天都碰到不同的困難,還好大家都知道這是為了香港回歸25周年而製作的劇集,所以不管是演員還是幕後的工作人員都懷着最大的熱情,不計辛勞地付出,終於能夠在特定的時間完成和播出,從草根階層視點講出香港的故事,充分體現出獅子山下,團結拚搏,永不放棄的精神。

該劇總編劇陳寶華表示,決定擔任該劇總編劇是去年的4月中左右,一個30集的電視劇,創作時間不及半年,播放時間是今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前,要求一個橫跨時空35年,不用恩怨情仇,以人情冷暖及獅子山下奮鬥精神為基石,以小市民目光看大時代的變遷見證香港這數十年間的繁榮發展。以人為本的故事絕不易為。她說:「編寫時很靠人生經驗,既是臨危受命感覺無限光榮,又怕力有不逮,眼高手低。但我很想嘗試這任務,因為我愛香港,我愛祖國,希望透過人情走入人心,刻入人骨。」

陳寶華冀傳承「獅子山精神」

她透露:「在創作期間我重複聽着羅文的《獅子山下》,真是神曲。歌詞含金量太高,喚起全是香江歲月的回憶。一個個活靈活現的角色應運而生,梁歡(胡杏兒飾演)的堅毅溫婉、李高山(譚耀文飾演)的善良包容、勞金(黃覺飾演)的瀟灑隨性、羅一同(謝君豪飾演) 的正義執着、李友好(吳千語飾演)的美麗堅強及甄茜美(樊亦敏飾演)的刁蠻任性……他們都是我筆下的瑰寶,各有色彩,用故事骨幹串連起來,有如一條珍貴的項鏈,萬丈光芒。每個角色的選角我幾乎都有參與,在溝通的過程,我習慣看着演員的眼睛訴說人物情節,靈魂之窗像回應着我,他就是這角色,沒人比他更懂這角色。拍攝過程,演員們都很愛自己的戲份,每次討論及交流都是正能量,這給我很大的鼓舞。這年代影視作品如雪花生產,單以人情,會否不夠商業元素?我不想庸人自擾,就用自己深信的去寫出來,開播後演員的演技贏得觀眾讚賞。」

「獅子山精神」是代表香港人的正能量,刻苦耐勞,勤奮拚搏,自強不息,知足常樂,永不放棄,對生命的困苦從不抱怨,做到福由心生,心由善養。一個戲劇的結局往往會帶給觀眾啟發,梁歡因為「一生一世」的老公活在心上而點亮別人;勞金沒因愛情成長卻因親情茁壯;羅一同父愛如山,小人物卻有大胸懷;羅梓良(陳家樂飾演)欲證明一個孤兒能站於人前險毀幸福;羅梓康(李治廷飾演)自信驕傲卻闖不過情關,小龍(洪卓立飾演)因李高山的死走回正路,卻自我囚禁在罪疚中數十年;千雪(連詩雅飾演)的死,換來很大回響,這筆真的下得很狠,寓意世事無常,人該珍惜當下。相比勞永逸(周柏豪飾演)的遭遇,大家眼前的困境又算什麼?陳寶華坦言:「故事人物實在太多,表達定有不足之處,我只希望透過這回歸劇,把香港人的『獅子山精神』傳承下去,亦算是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一份貢獻。」

吳錦源認同拍戲要有良心

該劇總導演吳錦源表示:「以一間茶餐廳為舞台,細說一個幾十年香港變遷的故事,這主題雖然是我提出,但裏面人物眾多,有不少都是結合了監製李國立、編劇陳寶華以及我三個人在創作最初期的時候,一起商量出來,其中有很多都是取材於我們所見過的人,有我們周邊的親友,有從社會上的公眾人物抽取的影子,又或從新聞裏面看到過的事件抽取人物素材,這樣做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希望演員是演有血有肉的真人,希望香港人看了後會真的覺得這是在他們身邊發生過的事情。」

港經濟起飛是得力於祖國

吳導演表示自己作為一個在愛國學校讀歷史的學生,對香港回歸祖國有很深的體會:「政府的教科書就印着南京條約的內容,這明明就是被搶走的地方,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人對此無動於衷?更有趣的是,歷史課程並沒有香港史,在南京條約簽訂後的香港歷史情況在中學課程就完全沒有提及,徹徹底底的愚民。」

「香港經濟起飛,是得力於背靠祖國,對此港英政府當然不會為之宣傳,而對於祖國對香港歷年各種關照愛護,甚至生活上的供應,更加不會提起,這是怕提醒你感恩自己的祖國。」他續說:「早前有記者問,香港回歸的那一天,我有沒有激動?我回答,沒有特別激動,但我沒有告訴他,因為我早已經激動過了,我特別激動的時間是在當年中英簽署聯合聲明,這說明香港回歸祖國必然發生,後面的只是按部就班,理所當然的事情。」

他還記得當年升職新導演,李添勝曾作提醒:「當一個導演,要有拍攝良心,要導人向善。」對此話,他深以為然,拍戲應拍正能量。適值有幸參與《獅子山下的故事》,僅以裏面的一些人,一點情,一點事,對觀眾說一些想說的話。

李國立感謝劇組不計辛勞付出

該劇監製李國立指出劇集試圖從香港草根階層的視點去講香港的故事,這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故事從1984中英聯合聲明開始然後橫跨逾30年的時間去展示香港方方面面的故事,中間有九七回歸,沙士及雷曼兄弟的金融風暴,每一個關鍵時刻都因為祖國的關懷和支持得以度過,以小見大、以情為血肉是這個戲整體的概念,可喜的是得到觀眾普遍的認同。

李監製坦言,由於時間上的倉促致力有不逮之處,未能做到最好:「我們是去年4月接到這個任務,10月就要開拍,必須趕在7月1號之前播出。時間緊迫 擺在眼前。所以裏面有很多不足和遺憾的地方,尤其是整個拍攝期間是疫情最高峰的時候,每一天都碰到不同的困難,還好大家都知道這是為了香港回歸25周年而定製的劇,所以不管是演員還是幕後的工作人員都懷着最大的熱情,不計辛勞地付出,終於能夠在特定的時間完成和播出 ,作為監製必須對所有台前幕後人員表示感謝。通過這次的拍攝,讓我看到香港跟內地合作,有無限的藝術空間,希望日後再有機會把香港的故事講好,成為中國故事的一部分。」